微软的著名企业博客辞职了。这并不令人吃惊。而且,我认为新浪科技上关于此事的报道标题也存在问题:通篇并没有看出微软是“痛失”此人。这或许是个技术问题,或许是一个新闻手法。总之,这位仁兄辞职了。
微软在中国有很多用户,但是,这些用户在用着微软的产品(包括使用盗版软件)的同时,大多数也会责骂它。责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因为改公司的产品中有bug;二是因为大家潜意识里不喜欢霸主,尤其是垄断色彩的霸主。因此,尽管大多数人并未从Google身上获益,还是有意识的希望Google干掉微软。
我对微软没有好感,也无恶意。但我是他的用户。在公司的设备上,公司配置了它的产品;在我买过的机器上,它的产品也是标配的。除了有时候死机时会骂它,但我其实十分清楚:这跟它的关系并不大。
关于软件的漏洞,这是个矛与盾的问题。确实的,软件公司应该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百分百满意的产品,这应该是它的目标。但是,又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出现的问题是:一方面,用户发出抱怨,然后继续使用;另一方面,软件公司理直气壮地指出,因为不能百分百做到满意,所以我的产品中有BUG是很正常的。
然而,在木马与病毒面前,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这场战争没有结束,病毒制造者起初是技术爱好者。现在,商业利益加入其中,让你的桌面总有广告跳出来。或许,这是病毒的退化,在商业化之后,意味着民间的创造力开始走上歧途。然而,这两种现象,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抓住病毒制造者,以刑事罪起诉他,此外,试图从技术上解决是没有可能的。但你也知道,想让病毒制造者伏法,那也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中国老话说,锁把锁君子,篱笆拦懒人。微软也没办法。
但在这起博客辞职事件中,人们却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微软可以容忍这样的一个非官方发言人以真实身份不断的发表对公司的看法。众所周知,这种评论尽管有很多是负面的,但给微软带来了开放的声誉。
进而可以想到的问题是,中国的公司是否也存在这种可能性?
假定这位仁兄在博客上所说的那些东西是真实的(必须是假定,据媒体说博客信任度很低),那么,微软对他的态度是非常正确的。这种正确在于,它既未因此而给他施加压力、责令其停止博客,也未因此而为他增加薪水。作为他的个人意愿,他开博客,骂赞微软,都被认可了。
如果是中国企业遇到这种问题,首要的办法是查他三代,踢出公司。公司的新闻口径是一致的,而且,必须一致。有一个新闻事件,必须核对口径。
这并非是错误的。在媒体舆论影响力被放大的时代,控制新闻出口是明智的选择。而且,对公司战略来讲,也需要澄清。但是,这并不代表正确。
“正确”与“应该”是两个概念:从公司经营和利益角度,大多数事情都是“应该”做的,甚至违法;而从事情本身与发展角度看,很少有事情是“正确”的。
中国的企业,不可能会出现企业博客出现。这得说明一下,“企业博客”这个定义其实不太准确,在中国,这其实是指的另一种形式的公司网站。
当然,这是假定那位仁兄并非深喉,微软并没有授意他,他说的关于在微软的待遇问题等等也基本是真实的。
如果不是,另当别论。但这个话题的探讨却还可以持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