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师共读绘本的一年20131210
(2013-12-13 08:44:53)
标签:
绘本教师教育 |
分类: 学习进步创新分享 |
寻找阅读的感觉
阅读材料:
《我不知道我是谁》
《没有耳朵的兔子》
《天啊,错了》
阅读目的:
三本以兔子为主角的书,讲的其实和兔子没什么关系,讲的是自我。
我是谁?我和别人一样吗?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吗?这是人类一直在向自己质疑的问题。人们在阅读中,不可能抛开自己来理解阅读的对象。这就是阅读的基本心理基础——建构。建构的组件有:原有生活经验,视觉表象经验,文字经验,文学经验,历史文化经验等等。组件越丰富,理解越深刻,感受越复杂。
活动方式:
1、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会是哪一种?画出它的不少于3-5个特征(五厘米留边)。
2、阅读《我不知道我是谁》,说说你对这本书的感受如何,达利b和你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你见过这样的人或事吗?
3、在第一幅画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我最好的朋友假如是一个动物,他/她会是什么动物?用图画表现出他/她的3-5个特征,如果第一张纸已经占满了,可以使用第二张纸,但是必须把第一张纸上的自己简单画在第二张纸上,我要看到你们两个。
4、阅读《没有耳朵的兔子》,说说这本书哪里让你觉得好笑,有没有感动你的部分,在哪里?它让你想到了谁?是刚才你画的那个朋友吗?写下让你想到的那个人的电话,晚上打给他/她。
5、在刚才的画上添加一段文字(四选一):“天啊,错了!”“我就是这样!”“只有你最懂我”“我的地盘我做主”。
6、阅读《天啊,错了!》,说说这本书让你想到了什么?假如你是兔子,最让你纠结的部分是哪里?假如你是驴子,最让你纠结的部分又是哪里?
作业:
1、在你所找到的以兔子为主角的绘本中,任选一本,说说这本书哪里触动了你,哪里让你特别喜爱。如果没有,继续找这样一本书,无论什么题材都可以,只要他触动你的内心,就可以,下次带来和大家分享。
2、将今天在活动中画的画,做成一本书,名字叫《每一个我》,不要修改图画内容,可以用色彩进行装饰,贴在彩卡底上。每幅图下可以配一句话,不许超过30个汉字。
3、预习作业:寻找并阅读表现母子/母女/父子/父女之间故事的绘本,每人带来一本最打动你的。
4、积累作业:如果你在阅读绘本时,看到能让你哈哈大笑的部分,请把这个绘本记录下来。
反思:
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群体,单纯意味着简单和美好,同时也意味着不去追求思想的深度。所以,大家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是“简单”,“平和”,“不去追求什么”。他们年轻而快乐,容易满足,否则,他们也不会甘心做这样一份辛苦,收入平平,而且并没有太高社会美誉度的工作。所以,思考人生的深度,对他们来说,是不是过分的要求呢?我想,或许我选择的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对他们而言,过于艰难了。
认识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知道定义自己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理解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毁誉不同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必要的。思考自己和朋友的关系,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对他们来说似乎也不能让他们感到针刺吧。那么,下一次,我该和他们讨论什么话题呢,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还是更加具体一些的小感动?
我为下次设计的内容是表达亲情的绘本,是不是又太大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乐于表达吗?俗话说,不养儿不父母恩,他们有的已经是年轻的妈妈了,大多数还是小姑娘,他们能感受到亲情在绘本中的表达,能为此感动吗?换句话说,被绘本打动和感动,对他们来说,重要吗?他们似乎并不需要我来帮助他们爱上绘本,他们知道绘本很好,很有趣,但是,他们并没有爱上这个文学形式。我真的需要他们爱上它吗?他们真的需要爱上它吗?
我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原因可能在于,我还没有看到他们的需要,他们真实的需要。
这次,我想先用几个感人的绘本和他们分享,比如爱心树,比如我和妈妈的宝贝,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更重要的是,我要让他们来读他们带来的绘本,看看能否读出感动。
我可能不是一个太善于煽情的人,不像那些很会做活动的绘本推广人,呵呵,需要学习。我总是很理性的辩证地去看待课程和教学,却希望燃起别人对课程的热爱,要知道,每个人表达热爱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是不是该恢复到自己比较理性的一面,擅长的一面呢?
又或者,我可以回忆一下,是哪些作品最初打动我,让我对绘本情有独钟?是畿米,是不是畿米更容易走进年轻人的心?好吧,下下周,我们读畿米。我给大家读《向左走向右走》、《幸运儿》,其他书发给大家看,每人找出其中一页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个主意不错。
后一篇:【转】让儿童图画书回到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