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答疑对话录——兼谈所谓的专业化思维
(2010-01-15 12:38:23)
标签:
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思维方式家庭背景 |
分类: 学习进步创新分享 |
T:我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这是一位老师的问题描述,我该怎么回答呢?
他们在那里玩,但是有打架和抢东西的现象。我不知道我是阻止呢还是任其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家长会说我们不负责任,而且怕打坏。如果阻止,是不是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化?毕竟,他们是要学会自己成长的。
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策略问题,而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我们要帮助老师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他们怎么解决具体的某一个问题,就像亚里士多德,要催产!
首先老师能认识到儿童间冲突的发展价值,很好。但是,她没有想明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如果她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后面,那么,她只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看着他们打架,别出大事,就可以了。我这是说纯理论的啊,先不说怎么对付家长和对其他幼儿的影响问题,一会儿再说。这也就是他所说的,不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T:可是老师就是想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
我:你别着急啊,我们得分析这个问题,你还是想直接要解决办法呢?你要是直接要解决办法,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因为它是发生在一定情景内的,教师不描述情景,我们没法判断。我分析的是老师如何去判断这个问题。我继续说。
假如老师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那么教师就相信,在她的干预下,能够改变孩子的相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种在成人帮助下的改变和学习,也是社会化的一部分。这样,她就不会存在,“我管了,他们是不是被剥夺了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个问题了。
明白了吗,我们分析的是老师现在的困惑,她的困惑首先在于管还是不管,接下来才是怎么管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她就应该思考,什么年龄段、什么情况下发生冲突、为什么发生冲突,然后再去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记得我给你们讲所谓专业的思维方式吗?
比如,这个问题发生在婴班,中班和大班,那性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当然也不同。假如这个班级只在积木区产生这个问题,还是在各个区域,包括户外活动,都产生这个问题,那也是完全不同的。在狭小区域更容易发生争端,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争端,在户外自由游戏的大空间,自选材料充裕的情况下,就很少发生冲突。所以,老师可能首要要考虑的不是调整孩子,而是调整材料和规则。
T:其实是够的,有2个大熊,但是另一个孩子非要和那2个女孩子抢一个大熊。
我:那可能就是不具有加入游戏的策略。
T:说这个熊是他的。那2个女孩子说,是她们先拿到熊的。
我:其实他想说的可能是“我们一起玩吧”,但是他不会,所以要问年龄段,要问细节。原因可能有很多,老师是第一手材料掌握者,他们知道最多的细节
可他们偏偏要问别人。
T: 但是可能那2个孩子不愿意跟他玩,所以他就抢了。
我:别人完全不知道状况或者只根据经验判断或猜测,是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要调动老师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t:这个男孩子的社会化有一点问题。他的奶奶总是跟着他,然后总是叮嘱他,这个该干那个不该干。
我:很好,家庭背景很重要。老师应该意识到家庭背景。小孩子受到成人约束太多,在没有人控制的情况下会反弹,尝试破坏规则的快乐
T:理论不够,就是你说的,没有专业的思维方式
我:如果是这个原因,那老师更要干预了,如果是不会加入游戏,老师要给予示范。如果是故意破坏规则,那就让他体会被拒绝。
T:所以他在奶奶在的时候,会顺从的做一些事,当她不在的时候就反弹,对,破坏规则的快乐。
我:
打乱堆好的泡沫积木,在规定的区域可以进行的破坏活动。
老师的任务首先是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信息整理,然后才是判断,最后才是解决 。我们的老师总是省略中间环节。这就是我所说的思维方式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