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想,差距  绘本《熊梦蝶 蝶梦熊》 亲子阅读过程指导

(2010-01-14 09:46:44)
标签:

教育

育儿

大熊

熊梦蝶蝶梦熊

绘本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梦想,差距

绘本《熊梦蝶 蝶梦熊》 亲子阅读过程指导

本文所指导的故事书由咕噜熊故事屋提供  www.gurubear.com.cn

故事介绍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6j_7ATRFGEwA0Dca0FIjhJdB1ItVDpFa2md_s1rDWvg2id83Em0b86g1cZVontYfXfCTjQ1oKTndfc6mH-fNMO5sO6LhT4iLN3Awwe5Qh1UhozlxMSOS7Wyzit03ZYcXzBnpkIrfDnSHMrCB0e63WA/clip_image002_thumb.gif《熊梦蝶 蝶梦熊》 文:郝广才 图:欧尼科夫 格林文化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正着看,是一头大熊想要变成蝴蝶的故事;反着看,是一只蝴蝶想要变成大熊的故事。看来看去,我们也忘了,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大熊,还是大熊做梦变成了蝴蝶?哪个是梦想,哪个又是现实?就在这种迷乱中,我们和孩子一起体会了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体会了亦真亦幻的人生。

故事分析

故事的意趣

为什么会有梦想?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足。总有些东西是超越了我们存在的现实的,这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梦想。强壮慵懒的熊,渴望的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轻盈和曼妙,却不知道蝴蝶的生命华丽而短暂,而且要经历一个丑陋的时期;翩翩起舞的蝴蝶,羡慕大熊的伟岸和悠闲,却不知道大熊要担负家庭的重担,还要躲避猎人的追捕……人们都在羡慕别人的拥有,进而成为自己的梦想,殊不知每个人的现实都可能成为别人的梦想,每个人的身影都可能成为别人的风景。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这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中,体会深奥的哲理吧。

故事的结构

非典型性的故事,读过来,读过去,增添了故事的趣味,因为故事的精妙内涵、优美画面,再配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一定会吸引孩子一读再读。家长指导时,只要强调三个步骤即可:大熊什么样?她羡慕蝴蝶什么?她变成蝴蝶后遭遇到什么。反之亦然:蝴蝶什么样?他羡慕大熊什么?他变成大熊后遭遇到什么?

故事中的重点词汇

本书的语言优美精炼,韵律十足,用最通俗的词汇讲述优美的故事,深奥的哲理,却似乎没有什么费解的词语,配合优美精准的画面,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也很容易理解例如:羡慕、万紫千红这样的词汇。词汇的学习并不是本文的重点,而语言的韵律美却是需要家长在朗读中着重体现的,无论是尾音押韵还是语言的节奏,都为这如歌的文字增色不少。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fn7Tr5NZtH7GmFfVp069fwPxXCnWDuvu4vgO1vpgFZIcIdiHgPto1uXFbvVsYbrIc3uyr6P7TKKkhf7UzPNWHNXDul9SKcXe6UmHtpUKcq5lfErvXOOduhJ81lxDuxk8twvn82UIK4iZpoF_8OpwGw/clip_image005_thumb.gif图画的趣味

画面色彩迷人,构图层次丰富,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阅读境界。细致观看每个角色的眼神,目光的焦点,可以帮助读者体会角色当时的心情;图画的前后景设置也别具匠心,使画面空间极富动感。画面的暖冷色调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昼夜的变化,一方面也营造了梦幻和现实的分界线。

首次阅读过程指导

阅读指导提示

期待的反映

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阅读前,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梦,说说做梦的感觉,告诉孩子,这本书跟做梦有关。

孩子往往会对自己刚刚做过的梦津津乐道,家长每天要给孩子说梦的机会,对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和表述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孩子可能记不起几天前的梦,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梦,只要让孩子体会到梦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又是有联系的,就可以了。这个部分可以随意的进行,不一定是在阅读本书时进行,可以作为日常的铺垫。

让孩子发现这本书的奥秘,允许孩子自己选择阅读的方向——先是蝶梦熊,还是熊梦蝶,都可以。

当孩子有机会自己选择,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无论怎样读,都是可以的,越是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越是可以突出本书设计的精妙。

从一个方向开始读起,一直读到中间大熊横卧蝴蝶飞舞的画面。其间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画面,根据画面中角色的神态表情,说说主要角色在想什么。

虽然情节简单,但不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会被精美的画面吸引,有其读到梦醒时的思考时,孩子也会陷入思考,不要打断孩子的思考,继续读下一段。

从另一个方向开始阅读,再次回到中间。仍然图文并读,尽可能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上,突出画面的细节。

孩子也会陷入疑问,到底是熊变蝶,还是蝶变熊呢?

给予孩子自己翻阅的时间。由于本书情节并不复杂,而其表述的内涵却极其深刻和丰富,此时家长不宜立刻给予孩子太多引导和提问,不如让孩子有机会一翻再翻,自己沉浸在梦幻和现实的转换中。

再次阅读过程指导

第一次阅读解决的是故事的基本理解问题,而再次阅读,则希望通过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更加开放性的讨论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涵和画面体现的情绪。本书与众不同,它的再次阅读要比首次阅读更加重要。

由于首次阅读只解决了基本情节问题,而二次阅读家长才有机会和孩子展开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讨论。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熊是什么样子的,她为什么羡慕蝴蝶,羡慕蝴蝶什么?她做梦时首先变成了什么?遭遇到了什么?最后变成蝴蝶之后,她感觉如何?反过来继续讨论:蝴蝶是什么样子的,他为什么羡慕熊,羡慕熊什么?他做梦时变成了熊,这只熊都遭遇到了什么?熊是怎么进入梦乡的,蝴蝶作为熊幸福吗?熊和蝴蝶梦醒之后是怎么想的?

这次的讨论不需要有什么标准答案,也不需要孩子总结出梦想来源于现实,梦想又和现实有着巨大的差异等等结论,关键在于通过对话让孩子自然体会到本书描述的梦想和现实,就可以了。

阅读延展和应用

可以鼓励孩子仿编故事,《我变爸爸,爸爸变我》,或者《妈妈变爸爸,爸爸变妈妈》或者其他两类事物的转变。孩子在仿遍的过程中,就能体会一个角色想要变成另一个角色,一定是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意和对对方状况的羡慕,而反过来,结局可能是好的,却是获得了满足,也可能是不好的,发现对方的处境也有不利的地方。家长可以用这两个思路来帮助孩子把故事编的更加完整和有趣。

至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真实性的辩证,虽然是这本书的意旨所在,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大人看了可能有很多感受,但和孩子分享起来并不容易,不如就让我们独自品味。一本好的绘本,谁说不能让大人久久回味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