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性教育胡萍育儿 |
分类: 学习进步创新分享 |
1、关于性器官的话题,小男孩会玩弄自己的小鸡鸡,对此非常好奇,我就曾经写过顺顺的笑话:“妈妈,鸡鸡不歪歪”,小女孩也会对自己和异性的性器官进行对比:“为什么顺顺站着撒尿,我要蹲着撒尿?”小孩子还会把自己的生殖器和成人的进行比较,有一天,儿子问爸爸:“爸爸,我的鸡鸡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你的一样大呢?”女孩子也曾经问过妈妈:“妈妈,为什么你屁屁那里有那么多毛,我怎么就没有呢?”这些都是2-6岁小朋友经常会用来挑战父母神经的话题,这里既有生理卫生问题,也有成长期待问题。
2、关于生殖过程的问题,几乎每个孩子都问过自己的父母:“我是从哪儿来呢?”,我们一般听到的标准答案都是“垃圾堆”,更有甚者,详细到“左边第四个垃圾堆”,描述非常详尽。还有一个孩子,据说曾经在垃圾堆旁苦守自己的生身父母,而主要怀疑对象就是捡垃圾的老婆婆。当然,也有父母用更加唯美的故事,什么送子娘娘啊,送子鸟啊,反正小孩子大多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到达这个家庭的,貌似水货吧!呵呵,正版行货很少!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往往是家长感到难以启齿,或者怕掌握不好分寸。
3、关于性别差异的话题。这里讲的不是第一、第二性征的差异,而是社会赋予性别的社会角色的差异,例如顺顺和婧婧妹妹玩医生游戏的时候,就会说,“我来当医生,你来当护士。”婧婧马上说:“不,我当医生”。顺顺立刻说:“医生有男的,护士都是女的。”一句话说的婧婧哑口无言,想了想,立刻屈服于这个片面的事实,不再争论了。还有一次,顺顺和婧婧都想当警察,但是顺顺说:警察都是叔叔。婧婧说:那我做什么呢?顺顺立刻给她分配了符合社会身份的角色:你当迷路的小妹妹吧,警察叔叔送你回家。温顺的婧婧接受了这种安排。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在日常观察中自觉地将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定位坐标,依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为性别贴上角色标签。虽然他们还没法准确的描述两性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但男性强壮、英武的形象和女性柔弱、细致的形象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了。
4、与性爱有关的话题。无论我们大人做的怎么私密,多少还是会被孩子撞见好事,小的可能是拥抱亲吻,大的可能就是颠鸾倒凤了。于是,孩子就会对这件事十分好奇,这跟孩子看见父母的裸体不大一样,当孩子看见父母裸体的时候,更多的是观察和好奇这些部件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而看见父母的性行为,则有可能有其他误解,例如有的孩子会认为父亲在欺负母亲,有的孩子可能以为父母在打架……有的孩子会产生嫉妒等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