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之我读(6):一天风雪访贤良

(2014-11-07 00:45:17)
标签:

文化

分类: 木叶胡说

 

 

《三国演义》之我读(6):一天风雪访贤良

 

 

【原诗】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解词】

 

 

刘备二顾茅庐,仍然没有拜见到钦慕已久的诸葛亮,这首诗总结描述了这一过程,语义曲折,隐含了即将三顾茅庐终于请出诸葛亮的希望。见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释义与赏析】

 

 

这是一首“回望”的诗:卧龙冈静静地蹲伏在襄阳城外,被一场大雪包裹,好像是堆满了“烂银”,看起来非常富有画面感。这已经是刘备二顾茅庐了,不过,此后还将有第三次的拜访,那将在第二年的春天。现在天气严寒,彤云密布,寻访贤良,却因为“不遇”而不得不“空回”,刘备心中感伤。

古典诗歌的丰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溪水和它上面的桥都宛若“冻合”在一起了,路上由于结了冰,上面的石子都打滑;坐在马上,寒意侵袭着鞍马,不过二十里路,萧瑟寒冷中让人感觉如此漫长。这当中既有远景的勾勒,又夹杂有心理的微妙感受,写足了“冻”与“寒”。下面两句则是近景的推放,“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前一句写雪,后一句写风。雪是“当头片片”,大如“梨花”,这让我们联想到雪花在唐诗中曾经有过的“梨花”形象,不过在这里,是隐含着希望与温情的微妙暗示,它们一闪而过,在刺骨的寒风强劲吹带下,“纷纷扑面”,又若“柳絮”“狂”舞。“梨花”与“柳絮”用来形容飞舞的“雪花”,实际上是带有生命的动感。这当中,注入了写作者按捺不住的对于即将带来的“春天”的暗示。因此,这样的四句诗,组合起来,就是“风雪访贤良图”,栩栩如在目前。

访问“贤良”,结果如何?诗在一开头便坦率交代:“不遇空回意感伤”。于是,最后两句诗应声而起,“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此情此景,是惆怅,满含着无言的静谧。这种氛围里,山河不言,凝眸“回望”,满堆“烂银”,依偎着远方一个小小的山冈。玩味“烂银”这个词,仿佛可以感受到它闪烁熠熠的光芒,那个叫做“卧龙”的山冈,因此透出几分庄严,几分银质的神秘,甚至还有几分“富贵”气息。

这首诗穿插得好,上承“一顾”,下启“三顾”。通过“一顾”与“二顾”的渲染,与诸葛亮相关的人物相继出场,比如他的岳父黄承彦、他的弟弟诸葛均,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冈前遇到的“农夫”,再加上“一顾”之前司马徽的推荐,这些“高明”人物的“高明”言行与举止,影影绰绰地,都将诸葛亮的“高明”渲染得更加不可捉摸。可能这正是写作者所期望的效果。与之相对照,是刘备手下的兄弟们的“不耐烦”,比如张飞屡屡表达“何必哥哥自去”、“使人唤来便了”的“无知”,甚至到第三顾的时候,张飞甚至表示,“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这是叙述的生动,通过这些参差的反映,从反面来烘托出刘备求贤的心“诚”。

刘备的急迫心情与谁诉说呢?因此这首诗,初看来语义“无限惆怅”,实则暗含着即将到来的无限“希望”。一首诗中,两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相反相成,却又不漏痕迹,显示了写作者的精心。

 

 

【翻译】 

 

 

   一天里风雪搅裹我访问贤良,不承想还是没有遇上空自回城我意色感伤。溪水和路桥宛如都冻合在一起呀山上的石路打滑,寒气侵袭着鞍马这路途真漫长。当头的雪花宛若片片梨花下落,扑面而来纷纷洋洋也似柳絮巅狂。回首来我停下马鞭再遥望今天的去处,恰如一蓬烂银子堆满了卧龙山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