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之我读(5):老去花残春日暮

(2014-11-07 00:43:04)
标签:

文化

分类: 木叶胡说

 

 

 

《三国演义》之我读(5):老去花残春日暮

 

 

 

 

【原诗】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一川烟水是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解词】

 

 

夫人的弟弟蔡瑁打算谋害刘备,刘备得到消息后,连忙逃跑,前路被檀溪阻隔,刘备跃马檀溪,躲过此劫,见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这首诗是宋朝的苏东坡所作。

 

 

【释义与赏析】

 

 

跃马檀溪,是刘备戎马生涯当中惊心动魄的瞬间,也是写作者着力描画的瞬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危难中,宝马腾云,英雄吉兆,真是“如醉如痴”。不过,这首诗是宋朝的苏东坡所作,字里行间处处酝酿着典型的东坡情意。

东坡式的不急不缓,“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他来到了刘备当年纵马的檀溪边:“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骖”,指的三匹马驾的车。春日迟暮,老去花残,宦游至此的苏轼,不禁遥想起烽火当年,独自徘徊沉思。根据古代五行的看法,汉朝属于火德,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那是“火德衰”——“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东坡是作诗高手,总览交代过后,后面的十二句,转入特定的历史情境:刘备托身荆州的刘表后,刘表对他很好,在这里,刘备得到了休养,甘夫人还为他添了儿子刘禅。不过,当刘表与刘备谈论起他个人的立嗣犹豫的时候,刘备谨慎地告诉他,废长立幼不可取。偏偏这句话又被刘表的妻子蔡氏偷听了去。蔡氏是刘表的后妻,生子刘琮,刘琮偏偏又颇得刘表宠爱。蔡氏听了这番议论,对刘备很是怨恨,再加上刘备似乎也不适合地乘着酒兴申明了自己的抱负,这又遭到了刘表的疑虑。于是一番密谋,蔡夫人叫他的弟弟蔡瑁谋杀刘备。伊籍密告刘备,刘备慌忙星夜逃往新野。蔡瑁追之不及。第二天,蔡瑁又生出一计,在朝堂说,这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刘表率领众官员汇聚于襄阳,“以示劝抚之意”。刘表说,这样吧,派人叫刘备来主持。蔡瑁大喜,连忙差人去请刘备,并安排下刀斧手,预备在襄阳会上除掉刘备。席间,伊籍又将这一紧急情况密告刘备,并指点他逃跑的路径。刘备翻身上马,“撞出西门”。行了一段路程,前面的路被檀溪阻隔,后面蔡瑁的追兵又过来了,万般无奈,刘备纵马下溪,他的的卢马也“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刘备“如从云雾中起”。这一段,东坡写得精彩:马蹄踏碎河面宛若青玻璃,波浪中忽然只见双龙飞。苏东坡因此感叹“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一番紧迫过后,紧接着的是舒缓的抒情,结束全篇。悠悠古风,归结到“斜阳寂寂”、“照空山”,鼎足三分的英雄事业已经浑然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读书人苏东坡,与元明之际热情有加的说书人,与《三国演义》口口相传的集体写作者,心情究竟不同。檀溪,原为襄阳城外的一条河流,流入汉江,久已堰塞无存。

 

 

【翻译】 

 

 

老去了花事、群芳已残、春日迟暮,宦游异乡我偶然就来到了檀溪边的大路;

停下马车遥望溪中我独自徘徊,眼前零零落落飘飞着春天的花絮。

暗暗想当年的帝都咸阳啊大汉的气象衰败,龙争虎斗天下是交相争持。

襄阳会上、官员们宴饮,座上的刘玄德啊他生命将有危险。

为了逃生他独自跑出襄阳城的西门道,身后的追兵马上就要赶到。

一川烟水啊面前是檀溪,急忙中叱令坐下的征骑往前跳。

马蹄踏碎了溪水宛若青玻璃,天风呼呼金鞭挥舞。

耳边只听到追兵在往前迫赶,波涛中隐隐忽忽那是双龙在疾飞。

西川的霸主刘玄德果然是英主,坐下的龙驹和他是两相契遇。

檀溪的溪水啊任自东流去,当年那龙驹、那英雄今天又在何处?

临着溪流我不禁一再赞叹却心里辛酸,斜阳安寂啊徒照空山。

鼎足三分的往事简直已经是梦境,英雄的踪迹空自留在了世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