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健康生活(2)------散步!

标签:
杂感生活记录健身健康生活放达烟摊洪昭光 |
早年,我听过洪昭光的健康讲座,他说,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最好的心情是平静。
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大概距离现在,有6.7年的光景。我随大流听讲座,并无任何牵心动肺。
那时候,我还很能“作”。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可以通宵达旦地看书写字看电影。忙起来可以一天不吃不喝或者闲下来一天都在吃吃喝喝。情感上,我也恣意。大收大放。活得自认为洒脱。
最主要的,我很懒。能不动的时候,我能一整天偎在床上,沙发上,椅子里。
没有户外活动。唯一的兴致,就是招呼一些死党找家好吃的酒馆儿,胡吃海喝一顿。
却也能喝得高潮迭起。
洪昭光的话,被我记在一个本子上,早就扔进书柜里,忘得一干二净。
散步,对我来说,是遥远的、老了以后的勾当。至少,在我,该是退休以后考虑的事情。
每每想起年老时的场景,还好似很悠长很渺远-----那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怡然风景。
我宁可去健身房跑跑步机。这才是年轻,才是朝气,才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健身首选。
可是,你看,现在,说老就快老了!
单位里,恭敬点的小字辈怯怯地尊声“老大”,其余的所有人,对我的称呼已经都变成了老芳。
老芳!
于是,我开始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该做些适合于年龄的事情了。
不认识的人,不再想办法认识。办不到的事情,也不再强求自己办到。
男女间的寻欢做爱以及偶尔的心惊肉跳,成为遥远的不可触摸的回忆。淡淡的,一笑而过。
有节制地交友和吃饭。一般的应酬性的社交活动一律推掉。除了命定三生的仨俩好友,谈得来的已经很少了。孔子说过,德不孤,必有邻。我自认德行尚可,所以到目前为止,还不曾孤单。总有仨俩的故交闺蜜,相伴左右。抑郁时欢快时,闹上以闹。人生中太多的浮躁和喧闹,已经离我很远了。
夜幕降临之后,不知道是具体地从哪一天开始,我出门散步了。
好像没有明显的符号性的分水岭。也没有强制性的命令或人为的规定。起初的零星散步,到现在的每天晚上都在坚持的散步两个小时,这种事情,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刚开始,我往往是顺着这座城市的某一条马路开始走。一条直线,因为我不喜欢横穿马路,我害怕死了那些生牤子一样横冲直撞的汽车和不要命的摩托车。我顺着一条马路的人行道慢慢走,毫无目的,也不功利。没给自己设定时间,也不规划好行程。就那样散淡地、缓慢地、无所事事的往前走。
有时候,我会驻足看一会儿路边的小摊儿,顺手给自己和末末买点小零碎儿。发卡呀、头绳啊、针头线脑什么的。有时候呢,就随手买点打折破损或已经蒙尘的却是我一直没买到的小册子,小书本。那种掏货掏来宝贝儿的感觉,赋予了这场散步的实际意义。那么今天晚间的散步,就有了健康之外的物质盈余。
回家时,会钻进小区旁边的小铺子,给末末买一桶冰镇的饮料。或者酸奶。有时候是一卷纸巾或一瓶酱油,也未可知。总之,收获总有物质层面的。而这些细小的、琐碎的物质,花钱不多,却总是令我满足。用末末的话说就是,妈妈我真的服你了,这么小的超市你都能产生消费!
呵呵,她还小呀,她哪里知道,这些细小的收获里,埋藏着我多少的喜悦和满足。
至于精神层面的收获,那是很多的字也说不完的呢。
比如,我可以在夜幕四合中,看到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城市的日新月异的曙光。我可以在散淡的心境中,细细去体味一天中的过失与获得。我可以在摆烟摊的老人的斑白的稀少的发丝里,看出这份生活里有那么多的惨淡经营小的不如意和大满足,我也可以在疲乏的肢体经历疲惫和锻炼后收获的却是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两个,或者仅仅是,一个半小时。
我从城市的一条线一直走。不拐弯儿,无曲折,一条道走到黑!
这多多少少相像了我的性格-----不含蓄,少虚伪。很难装腔作势。
坦荡,直白,率真。还有些傻气。
好的生活习惯,是铺陈你日常生活中美好情愫的巨大诱因。
也同样地,隐藏着一种性情,一种或粗俗或高贵、或放达或扭结的性情。
哪怕仅仅是作为一种身体运动,也是敦促你努力让自己的血脉流动起来的一个起点。
年轻时我们刻意追求的那种恣意和放纵,那种日夜颠倒蔑视众生的狂放和不羁,终会成为记忆而被日渐的平静和平庸所替代。愤怒会化作平和。真的,这没什么不好。
生活的哲学告诉我们,花开须开,月盈即盈。一切该经历的,都该经历。
你年轻,你就肆意妄为地做你年轻时该做的事情。一次次熬夜拼酒,一次次失恋热恋。你能拼得起的时候,就去拼。用身体用智慧用激情。甚至拼命。你人到中年即将老去,那么你就去做你即将苍老的事情------喝淡酒,赏半月,怀想一切的美好的曾经。
一切的过程,就像这眼下的散步,一步一步来。不可逾越得很,也无法跨越得多。
这样,直至终老。
散步的好,就在于,你散淡的行走间,把这曲折蜿蜒的人生,细细的、又想了一遍。
想了一遍还不算,你,等于又重新,走了一遍。
你能记得起来的,都是些什么呢??
注:早晨接到消息,罗京,央视的那个英俊的主播小生,已于今晨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