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音乐休闲 |
分类: 音乐心情 |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伯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小夜曲》(Serenade)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斯塔伯(Ludwing Rellstab)的诗篇谱写成。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旋律优美、动听,曾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
一天,舒伯特的一个朋友为一位年轻姑娘色生日创作了一首短诗,他请舒伯特谱支曲子,舒伯特对这位姑娘一无所知,随便涂鸦下一些音符给他的朋友,然后抱歉地说:“对不起,眼下我没时间写更严肃的东西了。”他的朋友把这支乐曲带回家,在钢琴上试弹了一下,觉得非常喜欢。于是他做了安排,请舒伯特在他们的一个朋友家里给音乐爱好者们亲自演奏这首曲子。到了约定时间,所有的人都到了,惟独舒伯特没来。女主人简直急疯了,她派了一个好友到全市的小酒店寻找,终于在舒伯特最爱去的地方找到了他,当他被不由分说地拽到朋友家坐了下来弹奏他的那首胡乱写成的曲子,弹完后,所有人却都被打动了。这支曲子就是《舒伯特小夜曲》。
作为西洋乐曲体裁之一的“小夜曲”,都以爱情为题材,这首《小夜曲》也不例外。“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飘向你……”,在钢琴上的导引和烘托下,响起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倾诉。随着感情逐渐升华,曲调第一次推向高潮,第一段便在恳求、期待的情绪中结束。抒情而安谧的间奏之后,音乐转入同名大调,“亲爱的请听我诉说,快快投入我的怀抱”,情绪比较激动,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后是由第二段引伸而来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荡。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虽无歌词,但同样能体会到这首小夜曲中表现出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这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小帖士: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于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吉他的黄金时代。索尔、阿瓜多以及一些西班牙吉他演奏家都集中在欧洲的大城市里,意大利的吉他大师朱利亚尼以其惊人的演奏才华在维也纳掀起了一股狂热。朱利亚尼与胡梅尔(John Nepomuk Hummel)以及后来的莫舍莱斯(Ignaz Moscheles)等创作了一些为吉他所写的协奏曲。胡梅尔曾经创作过一些由钢琴、吉他、小提琴以及大提琴共同进行演奏的小夜曲,并由胡梅尔、朱利亚尼、梅塞德以及莫克等共同演奏。这种四重奏形式经常在当时皇家城堡的音乐晚会上出现。
舒伯特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出生的,他从父亲及兄长那里学习了钢琴、小提琴以及吉他的基本演奏技巧。从孩提时代起,他便开始将诗歌配以音乐并边弹吉他边演唱。16岁的时候,舒伯特为他的父亲创作了一首康塔塔(包含三个男声声部以及吉他的伴奏)。当时的诗人以及歌手Theodore Koerner建议舒伯特多花些时间来学习演奏吉他以获得大师级的演奏水平。
舒伯特一生生活困窘,经常搬家,因此常常没有钢琴供其使用。吉他是经常陪伴他的乐器,并从吉他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被称为《伟大交响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自然流露、浑然天成。
舒伯特在生的时候,大众对他的认识和欣赏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舒伯特于1828年11月19日逝世,年仅31岁。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