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银行股何以难有高估值?
(2012-09-13 14:56:58)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本质上,股票的价格是由企业的经营实际情况所决定的,银行股也不例外。
现在国内A股,充满着4、5倍市盈率,1倍市净率甚至跌破净资产的银行股票,这是大家(国内的投资者)都不曾见过的。为什么?
无非是市场的空头,担心银行的坏账问题。这个问题太老土了,银行坏账到底有没有,大家心里都清楚;银行坏账到底破不破,目前市场的分歧依旧很大。很显然,现在银行股的估值水平,还是建立在坏账不破的基础上的。
老调重弹,没有任何的新意。今天,我只想换个角度谈A股银行的估值。
不可否认,现在国内A股银行股的估值,不是由国内A股投资者决定的,而是由香港H股中资银行股的估值决定的,所以,这市场最终的决定力量是由持H股的西方银行家们决定的。
中资银行股,抛去国家大股东汇金和财政部,剩下的就是A股的流通股和香港的H股。其实,四大行中,A股的真正流通股比例极少,工商银行,真正的大众A股只占4.65%,H股占24.62%;建行,真正的大众A股只占7.81%,H股占35.05%。其他的,只要有H股,大家都可以去研究一下H股的比例是不是占了真正流通股大头。
为什么西方的银行家们,对中国的银行股,如此不待见呢?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本质是如此悲观呢?
这又回到了银行坏账的本质和企业倒闭的本质上。
西方任何一家企业倒闭,多不是资不抵债的结果,而是因为现金流枯竭,到期债务不能偿还的缘故。所以,西方银行业,对于债务展期,是闻所未闻的,他们因为自身资产的安全性,很少这样宽宏大量。
现在,国内的投资者,陷入一个逻辑的怪圈。只要认为贷款企业不死,银行的坏账就不是坏账。今年银行贷款中,到底有多少是债务展期的?我不是银行内部人士,只是有人说,至少是2万亿!
对于西方银行家来说,债务展期,就是银行的坏账。现在实施展期,只能制造未来更大的坏账。
任何的庞氏骗局,都是无以为继的。
西方的银行家们,在H股银行股上,到底担心什么?
说彻底的话,他们担心2008年美国政府重组花旗银行的重演!这样,他们在H股上的投资将损失殆尽。
通用汽车的老股东们是彻底完蛋了。
花旗银行的老股东们,在股本被美国政府大量稀释后,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最后没有彻底的血本无归。
如果中国的银行业坏账危机真的爆发的话,中国银行走花旗的老路,将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到时候牺牲的,国内A股银行的投资者们还只是占少数;真正的牺牲者,就是持H股的西方各大银行、投行和主权基金。
他们这些年从中国银行里挣的,也许到时候会全部吐出来。这唯一的前提是,中国政府要足够的强大,美国政府2008年能玩的游戏,中国政府也敢玩。
这也许是中国银行业唯一的出路。至少在我眼里,这是唯一的出路。
西方的银行家们,现在整天也应该在琢磨这件事。不是如果不如果,而是灾难何时真正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