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喜欢哪只股票?
(2012-09-10 14:52:13)
标签:
股票 |
分类: 价值投资随笔 |
同样以10元买入两只股票:
第一只1年后13元,2年后16元,3年后20元,4年后25元。
另外一只股票1年后8元,2年后6元,3年后10元,4年后暴涨也是25元。
你更喜欢哪只股票?
第一只股票似乎是稳定成长的典型代表,每年的成长都比较优秀,最终投资结果也让人满意。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持有人也闲庭信步。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更加喜欢这只股票。
第二只股票似乎玩的就是心跳,持有2年大幅亏损,持有三年还只是持平。但是第四年暴涨,大部分人恐怕根本拿不住这种股票,不是在低位割肉了,就是在持平后出局,或者在暴涨刚开始就落袋为安。
对于那些使用杠杆,或者代理他人资金的投资者,公募私募,更是痛恨第二种股票。因为使用杠杆的很可能在低位被迫平仓,代理他人资金的可能让投资人失去信心而遭到抛弃。这种钱赚得太惊险。
然而,第二种股票真的毫无可取之处么?简单从账面看,这只股票提供了长达三年的低估补仓机会,当投资者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是净买入时,第二只股票可以提供更丰富投资机会。假设投资者每年均匀投入,第二只股票的综合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第一只股票。
再从现实角度去看,一只股票假设每年净利成长20%左右,这样的股票15倍市盈率不算离谱。但是两年后,企业每股净利成长了40%但股价反而下跌了40%,也就是说企业的当前市盈率大概在6-7倍,这在熊市底部也是可以看见的低估程度。所以这一切都没什么特别出奇,或者难以解释的东西。在判断一只股票价格合理,并且开始买入后,股票价格继续下跌40%,在我看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也是完全无法避免的一种事情。碰到这种情况,在判断企业本身经营没有本质变化下,通常能做的也只有继续补仓。
所以在我眼里,以上两只股票的表现都很合理,第一只股票固然让人波澜不惊的取得不错收益,第二只股票其实更提供了可贵的加仓与降成本的机会,并且可能获得更高的总收益。本来市场运行有其偶然性,但是如果投资者主动的对于这样两只股票产生不同的好恶,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偏好第一只股票而厌恶第二种股票的波动,那么就会对市场倒过来产生影响。结果就是第一种股票更容易处于高估状态从而无法在合理价位补仓,而第二种股票的跌涨波动会更剧烈。这种过于明显的好恶,其实是降低投资的总收益率的。
第一只1年后13元,2年后16元,3年后20元,4年后25元。
另外一只股票1年后8元,2年后6元,3年后10元,4年后暴涨也是25元。
你更喜欢哪只股票?
第一只股票似乎是稳定成长的典型代表,每年的成长都比较优秀,最终投资结果也让人满意。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持有人也闲庭信步。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更加喜欢这只股票。
第二只股票似乎玩的就是心跳,持有2年大幅亏损,持有三年还只是持平。但是第四年暴涨,大部分人恐怕根本拿不住这种股票,不是在低位割肉了,就是在持平后出局,或者在暴涨刚开始就落袋为安。
对于那些使用杠杆,或者代理他人资金的投资者,公募私募,更是痛恨第二种股票。因为使用杠杆的很可能在低位被迫平仓,代理他人资金的可能让投资人失去信心而遭到抛弃。这种钱赚得太惊险。
然而,第二种股票真的毫无可取之处么?简单从账面看,这只股票提供了长达三年的低估补仓机会,当投资者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是净买入时,第二只股票可以提供更丰富投资机会。假设投资者每年均匀投入,第二只股票的综合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第一只股票。
再从现实角度去看,一只股票假设每年净利成长20%左右,这样的股票15倍市盈率不算离谱。但是两年后,企业每股净利成长了40%但股价反而下跌了40%,也就是说企业的当前市盈率大概在6-7倍,这在熊市底部也是可以看见的低估程度。所以这一切都没什么特别出奇,或者难以解释的东西。在判断一只股票价格合理,并且开始买入后,股票价格继续下跌40%,在我看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也是完全无法避免的一种事情。碰到这种情况,在判断企业本身经营没有本质变化下,通常能做的也只有继续补仓。
所以在我眼里,以上两只股票的表现都很合理,第一只股票固然让人波澜不惊的取得不错收益,第二只股票其实更提供了可贵的加仓与降成本的机会,并且可能获得更高的总收益。本来市场运行有其偶然性,但是如果投资者主动的对于这样两只股票产生不同的好恶,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偏好第一只股票而厌恶第二种股票的波动,那么就会对市场倒过来产生影响。结果就是第一种股票更容易处于高估状态从而无法在合理价位补仓,而第二种股票的跌涨波动会更剧烈。这种过于明显的好恶,其实是降低投资的总收益率的。
前一篇:写在暴涨之后
后一篇:[转载]银行股何以难有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