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摘录--段永平答网友问@雪球网
(2012-06-27 19:35:18)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原文地址:摘录--段永平答网友问@雪球网作者:michael_xiang_hu
回复 @梁剑:
那个东西对我而言远远不如打球重要。//@梁剑:大道有没考虑过搞个Fund之类的,然后滚成个BRK?
从来没了解过,但感觉投行经常需要写报告,对错没关系,但不写的话分析师就没法混了。至少当年高盛对网易的看法是完全不对的。刚开始看高盛的报告还有点郁闷,觉得他们怎么老是乱写呢,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因为发现分析师的报告大部分都是胡乱拼出来的。再后来就再也没兴趣看分析师的报告了,再后来突然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做一辈子分析师也退不了休的原因了。顺便向极少数不错的分析师道个歉哈,不是说你们
谈不上“格外”,一切在决定卖option的时候就决定了。我是把卖option当价值投资的一部分,可以在公司运营以外产生额外的现金流。风险就是偶尔会少赚一些。对不够了解的股票绝对不能碰option!“格外”的感觉可能有点投机的意思吧?就像在赌场一把压中了,“格外”愉悦啊。不过,我卖的苹果的390和400的call到期还是有点“格外”愉悦地,一直有点担心会被call走,毕竟马上就出财报了。
今天到期的最多的还是yhoo15块的put和16块的call,当时put收了一块多,call收了70多cent,最后put全部5分钱close掉,再卖下个月的,又收了90多cents,call就自动过期了
回复 @jordan:
呵呵,解释得很好哈。我其实觉得目前这个董事会下,雅虎且有一阵折腾呢,来回put+call或许是个不错的策略,反正我也不怕多买些便宜的雅虎,也不怕被call走少赚一点。况且,被call走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卖个同一价位的put,往往又会被put进来,好玩吧?只是我雅虎比较多,做起来好辛苦。//@jordan:回复
@樱飞雪:
再试着说几句。正如你所说,不看好买put,看多买call(大道说了,这是投机)。大道是长期看多yhoo的,卖是买的对手盘,所以卖put应该好理解了吧。那既然看多,为何还卖call呢?原因是大道认为在短期内yhoo不会涨的太快(也就是yhoo被收购不会这么快),卖call可以摊低成本。举例来说,比如这次,假设大道有20000股yhoo。他卖了10000股15的put和10000股16的call。最后yhoo收在14•95。这样大道等于赚了大概每股0•95+0•75=1•7。也就是成本摊薄了大概1•7(指的是10000股的成本)。时间才一个月,收益相当不错了。假设yhoo这次跌到了14,大道就以14的价格买入10000股,大道认为挺好。假设这期间yhoo被25收购了,那大道的10000股yhoo就被call走了。投机者认为亏了,大道觉得也能接受,还有10000股yhoo。如果yhoo涨到15•99,那大道又多赚了大概0•75。股票还是20000股。
10年前一个香港的朋友告诉我有put这个东西,从那时开始做投资到今天,没看过任何option的书,也没听说过你说的这个人。我认为其实option是个很好的工具,因为这个市场上有太多的源源不断的投机的钱,卖option大概可以算最好的赚投机或对冲的钱的好办法。我自己从来就没有一个所谓的option策略,都是跟着基本面走的。不过,作为辅助工具,卖option用好了还是蛮有效地,我管的钱在利用option上产生的利润好像可以赶上很多赚钱的上市公司了。
我见过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把option复杂化了,其实option和价值投资的概念一样,不了解的公司的option是绝对不应该碰的。你做了14年,应该很有体会吧?
只要有想用option赚快钱的想法,最后的结果一般都会很糟。
顺便说下,理解不了价值投资的人更难理解option,做option的技巧越高,最后吃的亏会越大。
回复 @呼噜:
我也一直用卖保险来比喻。但两者其实最本质的差别是保险的费率大概是可以算出来的,put实际上不能。次级债实际上也是put,很多银行根据'算出来'的价钱卖给用户后就中招了。//@呼噜:大道说的这个有点意思。前面有个朋友说的对,write
put options本质上就是卖保险。当你对投资对象很有信心的时候,这真是一个好工具。
回复 @挪威的克朗:
不打算那个价买的化,就不应该卖put,否则买得更便宜有何不好?如果亏了就是亏在基本面上了,和option其实无关。//@挪威的克朗:如果有人在分众单日大跌前卖put,亏损可就大了,所以赚这个保费的前提是对公司的确定性认识。//@不明真相的群众:经过大道的多次教诲,我现在慢慢理解call和put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了,真是不错
回复 @挪威的克朗:
严格讲就是利润嘛,降低成本不过是客气的说法。//@挪威的克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标的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来回做差价,还可以收费用,达到降成本的目的
回复 @呼噜: 对,卖put的根本道理就这一条,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人说得那么复杂。//@呼噜:回复
@大道无形我有型:这不就是您说的毛估估吗? 你已经很想买正股了,当然不会介意以更便宜的价格买。
回复 @algor:
option的价钱一直在变的,取决于买卖的量的多少,表面看起来和波动的幅度有关。//@algor:比较了一下,苹果的OPTION就比较便宜,yhoo相对就贵一点。//@大道无形我有型:回复
@挪威的克朗: 严格讲就是利润嘛,降低成本不过是客气的说法。
回复 @峭壁边缘:
卖put实际上就是为自己不拥有的东西投保。我只为自己想拥有的股票投保,但次级债是为了自己不想拥有的东西投保,看起来一样的动作,实际上意义完全不一样。//@峭壁边缘:回复@大道无形我有型:
我是觉得次级债有个很大的问题是,银行可以替他们自己不拥有的东西投保。//@大道无形我有型:回复 @呼噜:
我也一直用卖保险来比喻。但两者其实最本质的差别是保险的费率大概是可以算出来的,put实际上不能。次级债实际上也是put,很多银行根据'算出来'的价钱卖给用户后就中招了。
回复 @不明真相的群众: 那被call
走的次数就多了。我一般想卖的股票会倾向于卖call,除非是着急用钱或想跑的时候。我的网易就是用卖call的办法慢慢卖掉的,现在也还没卖完呢,手里还有一些被卖了45的call,明年一月到期。这个价位的网易我不会卖put,但以前在20块左右的时候可是买过很多put,有一次一下就被put进来很多万股,呵呵。
回复 @挪威的克朗:
严重低估的股票千万不要卖call,不然就亏大了。我觉得yhoo不属于严重低估的,尤其是这个董事会下。//@挪威的克朗:有一种情况,如果你当年买网易,不断卖call,结果股价疯涨,那就要疯啦,所以这个貌似只适合成熟性盘子大的公司,一下子涨不起来,不适合业绩反转型的,反转成功股价立马上天啊。
回复 @algor:
卖option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是不怕。比如在某些价位我不怕yhoo掉,就可以卖put了,不怕他涨以后就卖call了。yhoo董事会很烂,我只能靠卖点call赚钱了。//@algor:大道,这次卖YHOO的16元的CALL,通过您以前的发言,我感觉与以前的逻辑有一点区别,您认为yhoo不仅仅值16,但是由于美国业务的下滑,马云说淘宝近几年不会上市,因此YHOO近期不会上涨,所以卖CALL,是这样的吗?收起
目前市场确实是这么看的,不然不会给苹果的forward
pe只有不到10。其实那本书我也大致看了,没得出你的结论,反而觉得cook很厉害,因为他让人们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实,看完书应该明白的是,cook实际上早就是Ceo了。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那个'李老师'或'唐老师'啥的在这个位置上,大家会看到啥。乔布斯离开的时候我曾经问一个也认为苹果将不再是苹果的朋友:难道你打算马上换个gphone或gpad?他说当然不会。我说那几年后换?他想了想说,应该也不会。呵呵,其实世人把乔布斯的作用夸大了,作为已经离开公司一线10年以上的前ceo,我想我特别容易明白这一点。其实,我个人认为离开乔布斯的苹果虽然真的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苹果,但却是一个更理性甚至更强大的苹果,是一个更能体现苹果精神的苹果。
用ipad写于maui海边。收起
Mega:
失去乔布斯的苹果不值得投资
回复@大海深处的熊:对投资的基本概念而言,当你已经不在乎谁的观点的时候,大概就明白投资是什么东东了。
管理者决定一切的说法短期是对的,长期而言要靠企业文化,不然很难持续有好的管理队伍。
回复 @小飞飞:
如果这是你能力圈里的事你不需要问我,如果不是,问谁都没用。//@小飞飞:看了大道老师网易博客跟帖后所有的问答,受益匪浅,重要的是对我的人生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谢谢老师!请教大道老师,如果以五年期来看,太阳能对煤炭股有多大的影响?问题有点不靠谱,比较难回答,或者更长十年呢//@大道无形我有型:这个方案看起来有点靠谱,就是不知道yhoo拿现金后能干嘛。最怕yhoo再来个雅虎复兴计划。
这么低的margin和这么点营业额要用这么多人啊,这个生意模式看起来不是很美妙。
京东商城(JINGDONG):
刘强东:新进2.5万新员工 最大挑战来自团队
回复 @小飞飞:
不好的生意模式也是有机会在一段时间里赚钱的,但赚起来累,效率差,持久性不好。需要用很多人(相对营业额和利润而言)是不好的模式的一个特征。另外,短期内增加很多人往往也是很危险的(比如一年内在一万多人的基础上增加两万多人),当然有些公司可能会是例外,虽然我还没见过例外。//@小飞飞:回复@大道无形我有型:我说的是指类似于超市里的每天一款特价商品,京东有时会搞限时抢购(就几款非大面积的那种)收起
回复 @fastisslow:
你对比一下双方的人数、营业额,利润等指标看看,我没认真研究过。印象中amzn的模式不错,但wmt恐怕很难再有更大作为了。//@fastisslow:那如果对比亚马逊,沃尔玛的表现呢?大道觉得他们的模式好吗?//@大道无形我有型:回复
@小飞飞:
不好的生意模式也是有机会在一段时间里赚钱的,但赚起来累,效率差,持久性不好。需要用很多人(相对营业额和利润而言)是不好的模式的一个特征。另外,短期内增加很多人往往也是很危险的(比如一年内在一万多人的基础上增加两万多人),当然有些公司可能会是例外,虽然我还没见过例外。收起
回复 @fastisslow: 如果两者规模相当的话,你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fastisslow: 回复
@大道无形我有型:
总的来说,淘宝模式本质上无法把控产品品质和一系列服务等。这是硬伤,从消费者层面,京东是胜出的。//@大道无形我有型:回复
@fastisslow:
你对比一下双方的人数、营业额,利润等指标看看,我没认真研究过。印象中amzn的模式不错,但wmt恐怕很难再有更大作为了。收起
回复 @unliner:
呵呵,我正是这么认为的,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意模式也不好。但找到一个好的生意模式确实有点可遇不可求。苹果这种把一个不好的生意模式愣是改成一个好的生意模式的情况恐怕真有点空前绝后啊。象雅虎这种把好的生意模式变坏倒是很容易见到。//@unliner:回复
@大道无形我有型:请教 大道,是不是我们常见的企业,商业模式不好的占多数?所以投资才有难度.收起
后一篇:简单说说业绩变差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