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解决银行股低估的最佳催化剂
(2010-12-22 14:08:08)
标签:
股票 |
分类: 个股分析 |
当我们说低估,或者高估时,首先代表我们有一个估值模式存在。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估值体系是不同的,例如对于趋势投资者而言,一直不涨的银行股就没啥价值可言。所以,说银行股低估首先必须承认我们的估值体系是建立在价值投资体系之上的。
当我们说银行股低估,显然是因为在我们的估值体系里面,银行股所表现出的收益率,和收益成长率,和收益成长的持续性,高于目前银行股的市场价格。或者说,低估不光是对于银行股当前盈利能力的解读误差所致,更关键的是对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潜能的错误解读所致。银行股当前盈利能力的低估,在于静态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但是,仅此一条说服力并不足够。因为一个零成长的股票,即使市盈率在12左右,其收益率也并不十分吸引人。所以我们更关心的显然依然是已经是市场庞然大物的银行能否在盈利上逐年更上一层楼。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数次对于银行股的质疑也主要来自于此。市场不停预测银行会面临坏账威胁,乃至面临技术性破产等等。遗憾的是,两岸猿声依然,通胀已过万重山。房价的坚挺基本已经打破了所有全部此类推论。加息虽然依然被高层极力避免,可是,趋势已经很明显。所有这一切,需要我们静静等。
撇开加息,银行本身的经营能力,收入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中,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在息差并无巨大改变的10年,在数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不利因素下,银行净利的提升依然是靓丽的两位数。当然,即使是20%的净利成长也很容易被淹没在市场每天正负10%的波动中而被人忽视。但是累积两年三年的二位数成长,就很难被市场波动所掩盖。无论从世界经济,还是从中国金融政策,或者银行经营情况看,银行的低估都将只是暂时的。或许,市场还能够蒙住眼睛捂上耳朵一段时间,可时间最终必将站在价值这边,就当这等待,是一个见证价值规律“吹沙见金”的过程吧。等待不会没有价值,时间会最终证明它是我们的朋友。
------
两个月连续加息已经说明,加息通道已经打开。加息在银行储蓄活期化情况下其实是完全利好金融股。也正因为此,所以判断这次市场不会深跌。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金融股在加息周期下的活化会对冲加息对于其他板块的打击。同样,市场粘滞的资金也许会随之流动起来,促成价值分布的调整。
当我们说银行股低估,显然是因为在我们的估值体系里面,银行股所表现出的收益率,和收益成长率,和收益成长的持续性,高于目前银行股的市场价格。或者说,低估不光是对于银行股当前盈利能力的解读误差所致,更关键的是对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潜能的错误解读所致。银行股当前盈利能力的低估,在于静态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但是,仅此一条说服力并不足够。因为一个零成长的股票,即使市盈率在12左右,其收益率也并不十分吸引人。所以我们更关心的显然依然是已经是市场庞然大物的银行能否在盈利上逐年更上一层楼。在过去的一年里面,数次对于银行股的质疑也主要来自于此。市场不停预测银行会面临坏账威胁,乃至面临技术性破产等等。遗憾的是,两岸猿声依然,通胀已过万重山。房价的坚挺基本已经打破了所有全部此类推论。加息虽然依然被高层极力避免,可是,趋势已经很明显。所有这一切,需要我们静静等。
撇开加息,银行本身的经营能力,收入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中,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在息差并无巨大改变的10年,在数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不利因素下,银行净利的提升依然是靓丽的两位数。当然,即使是20%的净利成长也很容易被淹没在市场每天正负10%的波动中而被人忽视。但是累积两年三年的二位数成长,就很难被市场波动所掩盖。无论从世界经济,还是从中国金融政策,或者银行经营情况看,银行的低估都将只是暂时的。或许,市场还能够蒙住眼睛捂上耳朵一段时间,可时间最终必将站在价值这边,就当这等待,是一个见证价值规律“吹沙见金”的过程吧。等待不会没有价值,时间会最终证明它是我们的朋友。
------
两个月连续加息已经说明,加息通道已经打开。加息在银行储蓄活期化情况下其实是完全利好金融股。也正因为此,所以判断这次市场不会深跌。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金融股在加息周期下的活化会对冲加息对于其他板块的打击。同样,市场粘滞的资金也许会随之流动起来,促成价值分布的调整。
前一篇:[转载]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改变的话
后一篇:[转载]答网友问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