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巴菲特的几条悖论

(2009-07-25 00:08:40)
标签:

基金

股票

悖论

纽曼公司

巴菲特

杂谈

分类: 价值投资随笔
1,巴菲特是风险的爱好者还是厌恶者?

风险厌恶者:因为巴菲特的所有投资手段都强调安全,而安全边际本身就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要点之一。巴菲特一直宣称“永不亏损本金”是投资获胜的唯一法门,所以老巴无疑是一个风险的厌恶者。

风险爱好者:巴菲特本人从商学院毕业后从来没有从事过一份有薪工作。他先是卖股票,后来帮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无薪工作。当他26岁开始,他就做了投资里面最冒险的一条:代客理财,使用杠杆来放大自己的收益。巴菲特的人生很多决策可以认为是“不务正业”“投机取巧”的做法,所以老巴是一个极度的风险爱好者。

2,巴菲特是永远满仓还是永不满仓?

永远满仓:巴菲特个人资产,连同他妻子的资产都是在伯克希尔一只股票上。他从来没有卖出过一股这个股票,同样他的妻子也没有过。不管市场波动多么剧烈,巴菲特这个“大非”从不曾试图利用市场去兑现过他的市值身家,或者高抛低吸。

永不满仓: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手里永远有充裕的现金以供他可以在更低的价位买入标的物。巴菲特多次表达过手里握有超过500亿现金却没有东西可以买的惆怅。这次金融风暴中买入了大量的标的物,他宁可卖出部分股票来维持手里有接近200亿美元的现金。可以说伯克希尔和巴菲特的操盘风格就是永不满仓。

3,巴菲特是赚企业的钱还是市场的钱?

企业的钱:巴菲特的持股模式就是长线持有,忽略市场的波动,只赚企业每年盈利成长带来的钱。虽然传统的格雷厄姆式投资是讲究“市场先生”会带来额外的高抛低吸的机会,但是基于巴菲特巨大的市值和美国的税法,巴菲特几乎忽略了市场先生的美妙回报,主要资产都是长期持有的。巴菲特的名言是:即使市场关闭10年,也不要紧。所以无疑巴菲特是赚企业的钱。

市场的钱:伯克希尔持有大量的有价证券,每当一个企业的盈利提升,市场会让这个企业的股票上涨来反映这种盈利的上升,而这市值就表现在伯克希尔的资产负债表上,从而让伯克希尔的净资产上升,股利会表现成伯克希尔的收入的上升。这些上升,会通过市场,再次表现在伯克希尔的股价上。而巴菲特满仓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通过市场对于盈利给予的PE溢价的两次放大作用,可口可乐公司盈利增加1亿美元也许会表现到巴菲特的个人财富增加1.5亿美元。如果没有市场,巴菲特还是很有钱,但绝不会是身家超400亿美元的巨富。实际上巴菲特通过市场溢价,赚足了钱。没有市场,根本不会有巴菲特神话。


评论总结:
巴菲特是一个聪明的投机者。他从26岁起给自己规划的生涯路里面处处都是风险重重。他很早就利用OPM(Other People's Money)作为杠杆来放大自己的收益。满仓伯克希尔全程不减仓。利用市场对于股票的两次溢价来极度的放大收益。正是因为他深知道这些做法的风险性,所以他对于投资的标的物极度保守,极度追求安全性。原因是杠杆的使用,使得放大收益的同时亏损也会被急剧放大。因为杠杆和全仓操作,巴菲特可以忍受的是投资的慢速成长,绝不能忍受的是投资的大额亏损。这次金融海啸里面,伯克希尔的净资产9%的亏损,竟然造成股价超过40%的下跌,使得巴菲特的身家也随之暴跌百亿。而这9%的净资产亏损,可以只来源于净资产(某些公司的股票)的收益5%的亏损(也许只是数亿美元而已)带来的市值亏损。这是蝴蝶效应最好的诠释。

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很容易理解,完全和他的个人利益正相关。当他只有自己的17万美元时,他当然追求尽可能高的收益率。但当他拥有11个私募投资合伙人企业,手里有数千万资金时,他当然追求尽可能安全的可以满意的收益率。因为他赚钱的关键已经不是来源于高收益率了,而是私募资金的尽可能安全的逐渐成长,和大量慕名而来的新资金的加入。

不是他不能追求到50%年复利了,而是他不能再去追求50%的年复利了。15%-25%的收益率足够让所有新客户都满意,亏损却可能让老客户都选择离开。这就是,使用OPM,使用杠杆的关键。

对于那些没有使用OPM或者财务杠杆,却在模仿巴菲特晚年持股风格的个人投资者们,你们误读了巴菲特或者但斌,你们和他们根本不在同一条河流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