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新股这是中国股市的一大陋习,也是股市二级市场的巨大风险之一。因此,防范新股爆炒也就成了股市监管者的重大课题之一。特别是即将推出的创业板,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很小,更容易受到市场的炒作,因此,在创业板“防范上市首日爆炒”更是成了监管者的共识,并将此作为防范创业板市场炒作风险的重中之重。
从主板市场炒新的惯例来看,新股上市爆炒确实给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一点中石油的上市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在创业板防范上市首日爆炒无疑是一项正确的决定。不过,从上周末出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来看,《上市规则》通过强化上市首日信息披露监管来防范新股上市首日爆炒风险的两项措施,要达到防范上市首日爆炒的目的显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比如,对可能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公众媒体报道与传闻,在上市首日刊登风险提示公告,对相关问题进行澄清并提示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又如,上市首日公共传媒传播的消息可能或者已经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将对公司股票实行临时停牌,并要求公司实时发布澄清公告。就信息披露而言,这两项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对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爆炒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要防范上市首日爆炒,仅凭此两项措施显然不够,还需要多项措施并举。
防范新股上市首日爆炒,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目前主板市场上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这也正是造成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创业板要防范新股上市首日爆炒,就必须改变主板市场上这种不合理的规定,在创业板的股票交易规则里,明确对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加以限制。比如将上市首日的涨幅控制在100%以内,这样新股上市首日爆涨百分之四百、三百、二百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了。
不仅如此,创业板还可以采取批量上市的方式来防范上市首日的爆炒。比如在创业板推出之时,上市的企业数不少于50家,以后随着创业板规模的逐步扩大,每批次上市公司数量可逐步减少为40家、30家、20家,之后每批次上市的公司不少于10家,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资金的炒作了。
为防范创业板公司上市首日的爆炒,还可以采取主板、创业板新股同步上市的方式。即在创业板安排新公司批量上市的同时,也在主板市场安排新股上市,尽可能地把炒新资金分散开来。此举不仅有利于防范创业板公司上市首日的爆炒,也有利于主板公司在新股上市首日的平稳登陆。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来防范上市首日爆炒。比如,把“赢富数据”(TopView)产品引入到创业板中来,将新股上市首日的十大交易者及持仓者的资金进出情况在收市后的信息披露中予以公开,并且将这种对新股上市首日防范爆炒的监管延续到新股的蜜月期,让爆炒者裸露在投资者面前。如此一来,市场里的一些投机炒作力量自然就不敢过于放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