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投资美国黑石集团出师不利已成国人心中的痛。去年6月,黑石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当时,中投公司以每股29.61美元的价格购入黑石1.01亿股,投资30亿美元。但上市之后的黑石股价一路下跌。目前的市场价格在9美元左右。简单计算,中投已经亏损了约20亿美元,亏掉了投资总额的2/3。为摊低成本,最近中投公司又通过公开市场买入的方式,将对黑石集团的持股从9.9%增至12.5%。中投公司投资黑石集团的案例也因此成为中国资金对外投资失败的典型,在国人中间广为流传。
但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典型,却被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称为是“很好的投资”。针对外界对于中投公司投资黑石的质疑,楼继伟于10月24日表示,市场上的评价都是短期评价,不是中投公司这样的机构的评价方式。他强调指出,从长期看,投资黑石是个很好的投资。
一项把投资总额的2/3都亏掉了的投资却成了中投公司董事长口中的“很好的投资”,这恐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虽然说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的投资是长线投资,买入股票有四年的锁定期,但短线的浮盈浮亏,仍然是这笔投资正确与否的重要评判依据,它至少表明中投公司买入黑石集团股票的时机是错误的。如果中投公司买入黑石集团的时间不是发生在去年6月,而是发生在现在,那么中投公司不是可以减少这20亿美元的投资成本支出了吗?因此,长线投资并不是中投公司可以出现2/3浮亏的理由,中投公司更不可以置2/3的浮亏于不顾,将失败的投资说成是“很好的投资”。这是置基本的事实于不顾了。
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的投资不仅出现了2/3的浮动亏损,而且这笔投资还是一笔“三无投资”。一是基本收益无保障。如巴菲特买入高盛、通用电气两家公司优先股的投资,不论二级市场股价如何波动,其每年都有10%的固定股息率。中投公司对美国黑石集团的投资则不享有这种待遇。二是无流通权。中投公司买入黑石集团的股票有四年的锁定期,买入后四年都不能上市流通。正因为要锁定四年,所以任凭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如何下跌,中投公司都无法止损。这也是中投公司在黑石集团上一亏再亏的原因。三是没有话语权。中投公司去年6月买入的黑石股票,虽然占比达到了9.9%,但却没有表决权,是不能参与黑石集团有关事务的表决的。也就是说,中投公司投入了30亿美元给黑石集团,不仅没有基本的收益保障,而且股票在四年之内不能流通,甚至还没有任何表决的权利。这样的投资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是“很好的投资”。
当然,作为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没有机会象中投公司董事长那样手握巨资赴美投资。但至于什么是“很好的投资”,他们的心中还是有杆称的。比如,巴菲特对高盛与通用电气优先股的投资,巴菲特不仅可以获得10%的固定年收益;而且一旦股市行情转暖,在未来5年的任何时候,巴菲特都还可以按目前约定的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进与优先股等额的普通股,从而在股市上赚取一笔无风险收益。又如美国银行对建设银行的投资,虽然也经过了三年锁定,虽然建设银行的股价也经历了70%的下跌,但由于美国银行买进建设银行的成本低廉,今年10月27日美国银行所持有的191.33亿股建设银行H股解禁之时,其账面盈利依然超过40亿美元,收益率仍然高达140%。
当然,对于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的投资,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评判。黑石集团会认为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一些从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这笔投资中获得利益的人,也会认为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但中投公司所管理的是主权财富基金,因此,它要代表的是国民的利益,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因此,对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这笔投资的评判,更应该站在国民的利益上,而不是站在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的立场上。
http://finance.qq.com/a/20081031/001297.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