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强对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估值合理性的监管

(2008-08-11 08:13:52)
标签:

资产注入

股票

                   
    近年来,一些矿产资源不断升值,盈利也越来越大。不少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似乎看到了这里面巨大的盈利空间,为了改善公司业绩,尽快摆脱困境,纷纷打算将矿产资源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打算注入有关矿产资源来改善公司业绩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只是,对即将注入到上市公司的矿产资源,质量如何,估值是否合理,则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因而,必须十分谨慎。

    然而,近期两家上市公司大幅提高注入矿产资源估值的做法引起了投资者的强烈置疑。

    其一,吉林制药拟56亿注入的钾肥资源当初800多万没人要!
 
    按照吉林制药披露的信息,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2008年6月曾出具报告,证明拟注入的大盐滩钾盐总资源储量3.32亿吨,其中液体(以氯化钾计)总资源储量1.23亿吨,杂卤石(以硫酸钾计)资源量2.08亿吨。

    业内专家指出,即使3.22亿吨的钾矿储量没有问题,中间包含的2.08亿吨杂卤石资源量,目前也是没有办法利用的。而且,冷湖滨地所拥有的约800多平方公里大盐滩钾矿床的采矿权,很可能因为缺少“卤水”这一生产钾肥的核心原料而无法实现量产。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那么重组方案中对该资产“2008年可生产钾肥4万吨,2009年可生产14万吨,2010年可生产钾肥29万吨”的盈利预测,很可能就成为了“美丽的童话故事”。因此,很多研究员表示,对该钾肥资产的评估值能达56亿元人民币表示难以理解。

    当地一家国内知名的钾肥企业研发中心的负责人说:“正因为大盐滩缺卤水,所以当初有关方面打算800多万元卖给我们,我们都没有要。”

    其二,国祥股份拟以超过14亿元注入的流沙山钼金矿采矿权一年前竞标价只有4156万元。
 
    2007年,盛源矿业通过竞标,以4156万元获得了流沙山钼金矿采矿权。一年多后,该采矿权却准备以超过1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祥股份。

    国祥股份在公告中解释了大幅提高收购价的原因:近几年钼矿价格增幅较大,从前几年的每吨20万元上升到近年的每吨40万元。然而,钼矿价格的上升,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在盛源矿业收购流沙山钼金矿采矿权的2007年,钼价格已经达到相对高点,与目前的价格相比也没有太大差距。显然,公司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国祥股份称,盛源矿业钼矿的储量由原来的2.46万吨增加到了3.68万吨,增加了将近50%,这是评估增值的另一主要原因。公司的这一说法更是无力。2007年8月23日,金钼股份从大股东金钼集团手中收购了金堆城钼矿采矿权。资料显示,金堆城钼矿是世界六大原生钼矿床之一,为大型露天矿,截至2006年末,金堆城钼矿保有矿石储量共计约8亿吨,钼金属量约78.66万吨。而国祥股份公告显示,流沙山钼金矿的钼金属量仅为3.68万吨。金堆城钼矿的钼金属量是流沙山钼金矿的22倍有余。而金钼股份的收购价格仅仅只有10.58亿元。国祥股份每吨钼矿的收购价格是金钼股份的28.25倍!不仅如此,国祥股份拟收购的流沙山钼金矿的采矿权有效期限仅仅只有3年,而金钼股份收购的金堆城钼矿的采矿权有效期限却超过22年!

    从以上对吉林制药和国祥股份拟收购的矿产资源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大幅提高评估值是极为随便和草率的,更是极不合理的。这样的评估,说得好听一些是对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不负责任,说得严重一点,不能排除部分高管在其中进行了损工肥私的交易。

   对于少数上市公司假借重组之名,行掏空上市公司之实的行为,有关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督,一旦发现有利益输送行为,应该及时地严厉打击,决不能手软。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08-08/11/content_7722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