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任凭虚假信息为害股市

(2008-02-29 10:54:26)
标签:

虚假信息

股市传闻

股票

 

    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等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接受了有关记者的采访。在谈及中国平安的千亿再融资话题时,这位发言人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上市公司在作出再融资决策前,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中国证监会在正式受理发行人融资申请后,也将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目前处于“再融资恐惧症”中的股市来说,证监会发言人的这番讲话显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这番讲话出来之后,在此之前坚持不修改再融资方案的中国平安很快也作出了表态。该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表示,公司的再融资方案将慎重考虑筹资时机、规模及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一旦中国平安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此举对于缓解当前投资者的“再融资恐惧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不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以及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的表态,都是针对那些确实存在巨额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而言的。但从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股市“再融资恐惧症”的形成,中国平安1600亿元巨额再融资计划的出台以及浦发银行400亿元增发融资消息的出台,固然起到了元凶的作用。但市场之所以陷入恐慌之中,也是与其他众多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传闻分不开的。自从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计划推出以来,市场上就分别传出了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大秦铁路再融资500亿元、中石化再融资600亿元、中国联通再融资1200亿元、中国人寿再融资2000亿元的传闻。正是这些传闻的推波助澜,使得投资者不仅闻融资而色变,甚至所有的蓝筹股都成了烫手山芋,成为投资者抛售的对象。股市下跌也因此而加剧。

    但在上述众多的再融资传闻当中,除了浦发银行的再融资消息获得证实之外,其他各家公司的再融资传闻都被证明是虚假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些莫须有的传闻,加剧了股市的下跌,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难怪中国人寿董事会秘书刘廷安针对本公司的再融资传闻不无愤怒地对有关媒体表示:“是谁这么用心不良想把股市搞垮啊?”,并认为散布这种谣言的人动机不纯。

    在中国股市里,利用各种不实的传闻来打压股市或拉抬股价,其实并不少见。虽然这种现象也曾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以至发展到如今,出现了虚假的市场传闻集中轰炸股市的现象,成为当前股市暴跌的重要元凶之一。所以,尽管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问题发表了谈话,有利于缓解目前的股市“再融资恐惧症”,但对于各种虚假传闻空袭股市、危害市场的事情,有关部门一定不能等闲视之。尤其是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特别是要切实查处造谣者,依法追究造谣者的责任。为此,笔者以为有这样几件事情是必须需要做到的。

    首先是在传闻初起时,不论传闻的真实性如何,都应及时地对相关股票进行停牌处理,而不能放任相关的传闻为害股市。在此基础上,敦促上市公司就相关的市场传闻作出解释,或发布澄清公告。在这个问题上,监管部门一定要做到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所表示的那样,建立健全证券违法违规活动快速反应机制,对证券违法违规案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提高案件查处效率和反应速度。

    其次,作为上市公司来说,面对市场传闻,不论真实与否,都应主动向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及时针对市场传闻作出解释或发布澄清公告,切实对市场负责,对投资者负责。

    其三,监管部门应从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信息披露的高度,对各种市场传闻进行查处。正如证监会发言人所强调的那样,“通过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一批社会高度关注、市场影响较大的违法违规案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使造谣者受到惩处,使股市的投资环境得以净化。

    http://www.p5w.net/today/200802/t151288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