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务之急是要叫停恶意圈钱行为

(2008-02-28 07:59:29)
标签:

中国平安

圈钱

股票

 

        对症下药是拯救当前股市的关键
               
    2月25日是证监会第三批两家股票型基金发行核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不过,从当天股指的走势来看,新基金发行核准的消息并没有给股市带来喜气。当日股市平开后略作冲高,然后一路走低,最后暴跌177点。

    25日的股指走势无疑令人失望。进入2月份以来,面对股市的暴跌,面对市场上不绝于耳的救市呼声,此前声称“我们不负责管理指数,也不会因为指数的一时涨跌而放弃正常的监管工作,批是一直在批的(指基金发行与各种集合理财产品等),成熟一只就批一只,不会因为市场调整而特批一些产品”的证监会,终于出手救市了,于今年2月1日批准了两只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这既是今年以来证监会首次批准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也是去年8月份以来,在连续停止新基金发行5个月之后,首次为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开闸。而正是基于证监会的出手救市,2月4日在新基金发行开闸消息的刺激下,上证指数大涨351.40点,创下沪市史上单日最大上涨点数。

    但用新基金发行来救市的方法,明显表现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特征。继2月4日的暴涨之后,面对随后出现的股指下跌走势,2月16日证监会再次批准了两只股票基金的发行。但第二批次基金发行的消息对大盘的影响相对温和,消息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上涨了71点,第二个交易日上涨了96点。而这一次再推两只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大盘甚至一点反映都没有,而是延续着股指下跌的走势。

    第三次基金发行救市的失败,固然与管理层故技重施、降低了救市的效果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用基金发行来救市的方法本身就缺少力度,近似于隔靴搔痒。应该承认,批准新基金的发行,可以为股市引来活水。但问题是,目前新基金的发行对于股市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一方面,面对当前市场的亏钱效应,新基金的发行本身就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即使是新基金的发行能完成发行额度,但400亿~500亿的基金额度,仅仅只能满足浦发银行一家圈钱的需要,与数千亿的限售股解禁相比,与中国平安1600亿的融资额度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也正因如此,用发行新基金的办法来救市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

    笔者以为,要有效拯救当前的股市,管理层的救市措施要对症下药是救市的关键所在。目前的股市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挫的走势,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1月21日,中国平安圈钱计划的出台,上证指数两天暴跌了620点。2月20日浦发银行400亿元增发消息传出(同时也夹杂着其他上市公司圈钱的消息),股市又连续大跌4天(截止2月25日),以至目前的股市患上了严重的圈钱恐惧症,投资者更是谈融资而色变。

    正是基于目前中国股市的这种现状,所以作为管理层来说,要拯救当前的股市,就必须要叫停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圈钱行为,这是目前股市的当务之急,也是管理层不应该回避的问题。如果管理层还是置中国平安恶性圈钱的事实于不顾,试图用基金发行等其他的方法来救市,其结果只能是失败。不仅如此,在叫停中国平安、浦发银行恶性圈钱的基础上,管理层有必要尽快完善现行的再融资方法。鉴于公开增发已沦为上市公司圈钱的主要工具,管理层应该叫停公开增发这一再融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用配股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而且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金额也要加以限制,用上市公司回报给投资者的回报金额来决定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的多少。比如规定上市公司的最高再融资金额为回报金额的两倍。这样给予投资者加报金额多的上市公司才能获得更多的再融资金额。如此一来,上市公司圈钱之路将会被堵死,投资者的信心也将因此而增加。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970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