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知道是否有泡沫”的基金经理是危险的

(2007-09-08 07:52:55)
标签:

证券/理财

 

                  
    作为大盘攻克5000点的功臣,蓝筹股最近一直受到市场的争议,其焦点就集中在蓝筹股的泡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股指登上5000点之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泡沫,而这其中最大的泡沫就是蓝筹股泡沫。也正因如此,投资基金也被牵扯了出来。因为投资基金不仅大量持有蓝筹股,而且,投资基金还被认为是蓝筹股泡沫的制造者。最近一个时期这种观点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正是基于基金制造泡沫观点的盛行,置身于漩涡中心的基金经理们终于坐不住了。于是在昨天的媒体上,我们看到《基金经理们集体反驳“基金制造蓝筹泡沫”说》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对于“基金制造蓝筹股泡沫”的说法,基金经理们不仅几乎异口同声地予以否认,而且,一些基金经理甚至反驳:“什么是理性投资?投资楼市抑或是黄金?把钱放在银行里最理性?”更有基金经理引用格林斯潘的名言进行反驳:“在泡沫没有破灭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泡沫。”在这里,基金经理们无赖的嘴脸完全暴露在了投资者的面前。

    事实胜于雄辩。投资基金制造了蓝筹股泡沫这是铁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一方面,是在“价值投资”、“价值重估”的谎言之下,投资基金纷纷扎堆在蓝筹股之中,推高了蓝筹股的股价,吹大了蓝筹股的泡沫。另一方面,新基金在高位建仓蓝筹股,这又使得蓝筹股泡沫得以进一步放大。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事实,是基金经理们所能够否认的吗?

    不久前,笔者曾写下《基金参与万科增发戮穿价值投资谎言》一文,这实际上是投资基金制造蓝筹股泡沫的典型事例。8月24日到8月28日,万科A股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实施了一次公开增发,共计增发317,158,261 股A 股,发行价格为31.53 元/股,发行市盈率达到了95.84倍。95.84倍的发行市盈率,这还有多少投资价值可言?这是不是一种蓝筹股泡沫?相信只要不是大傻瓜,就都可以作出准确的回答。但这样的蓝筹股泡沫是谁制造的?当然是基金!如果不是基金把万科的股价拉到了35元之上,万科的公开增发又如何能够发出31.53 元/股的高价来?而且,在万科公开增发的网下申购中,有35家投资基金积极参与申购。这能说不是在制造蓝筹股泡沫,并为蓝筹股泡沫推波助澜吗?

    投资基金制造蓝筹股泡沫当然是有违价值投资原则的。不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投资基金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经过了两年的大牛市之后,目前的股票价格早就今非昔比了。在这种情况下,价值低估的股票根本就不存在。而中国股市又没有做空机制,基金要赚钱,也就只能做多。而基金做多的对象,主要也是集中在蓝筹股的身上。但中国股市蓝筹股实在是太少,而基金规模的发展壮大也出乎人们的意料。于是,一方面是蓝筹股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新基金又源源不断涌现。如此一来,这蓝筹股想不出现泡沫都难。所以,认为基金制造了蓝筹股泡沫,并非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但基金的反驳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什么是理性投资?投资楼市抑或是黄金?把钱放在银行里最理性?”这是基金经理该说的话吗?作为堂堂的基金经理,居然连什么是理性投资都不知道了吗?难道理性投资就是要投资楼市或者黄金吗?如果投资者把钱都放在银行里,那还要你基金经理做什么?作为投资者来说,把自己赚来的血汗钱交给你基金经理来打理,难道就不该要求你理性投资么?我想这样的基金经理就只配到街上擦皮鞋去!至于那位至今都仍然不知道蓝筹股是否有泡沫存在的基金经理,如果不是白痴的话,那就更加叫人难以放心了,不如趁早辞职的好,免得把基民的钱拿去打了水漂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http://stock1.finance.qq.com/a/20070906/00139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