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报给投资者一份意外的惊喜。截至2007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468家公司披露了今年一季报。按可比口径计算,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42.4%,较去年同期增长96.6%。加权每股收益0.098元,较去年同期的0.055元同比增长78.1%。因此,面对这份靓丽的一季报,不少投资者看到了当前行情继续火爆的希望所在。
不可否认,这份靓丽的一季报,确实对当前行情的发展构成了一种利好效应。5月8日沪指大涨108点,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一季报上市公司业绩之优秀有关。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甚是优秀,但这并不能成为当前行情发疯的理由所在,实际上,靓丽的一季报撑不起当前的股价。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是建立在两个基期较低的基数基础上的。上市公司的业绩经过了2005年下半年的滑坡之后,2006年一季度继续延续了这种下滑的势头,因此,2006年一季度0.055元每股收益的基数很低。而去年四季度的业绩由于受各公司计提各种准备的影响,业绩较三季度环比下降较多。如去年三季度,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达到0.083元,而四季度却只有0.069元。可见,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实际上与去年第三季度的每股收益0.083元相比,仅仅只是增长了18%。
其次,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大增存在着一定的“虚增”因素。因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新的会计制度进行编制,并因此带来了上市公司业绩的“虚高”。一个比例明显的例子是*ST长控,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8694.04万元,同比增长6722.06%。该公司盈利大增,主要是因为债务豁免。按照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公司当期损益。但是该类公司未分配利润仍然为负值,不会给公司带来实际的现金收入。所以,这种“帐务利润”对于企业的实质性发展并不能构成太大的积极影响。
其三,部分上市公司同比增幅巨大,但环比增长甚微,显示这类公司业绩增速在减缓。如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飙升最猛的钢铁行业,相比2006一季度,增幅高达199.8%,但与上个季度相比,全部钢铁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仅增长了9.2%。
此外,虽然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8.1%,但同期股指增长幅度却更高,今年3月末的沪指3184点比去年3月末的沪指1298点大幅上涨了145%。因此,股指的上涨远远超过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对于这一点,投资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的行情中,尽管股指在疯狂地上涨,但投资者务必要保持足够的理性。
http://www.cs.com.cn/jrbznew/html/2007-05/10/content_3439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