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从此,尤努斯的事迹就传遍了世界各地,也传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笔者也因此而被尤努斯的事迹所深深地打动。
尤努斯显然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尤努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银行经营模式,只向穷人贷款,而且无需担保,因此,尤努斯的银行又被称为是“穷人的银行”,这在嫌贫爱富的银行业里无疑是一场革命。尤努斯是一个善于经营的银行家。尽管他放贷不需要穷人提供担保,但他创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机制,就是只把钱贷给那些致力于摆脱贫困并且有一定思路的穷人;通过整贷零还、小组模式、随机回访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用内生性的激励机制代替抵押担保制度,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正是基于尤努斯的经营有方,因此,尤努斯的穷人银行自1983年创办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发展成为拥有1277个分行、遍及全国46620个村庄、12546个员工、贷款总额达57.2亿美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更奇特的是,尤努斯的穷人银行的还款率高达98.89%,远远高于世界上公认的风险控制最好的其他商业银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银行自创办以来仅有3年出现亏损,而其他年份均实现盈利。特别是自1995年停止接受捐款以来,银行不但继续生存,而且盈利与年俱增,2005年盈利水平更达到1500万美元。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尤努斯是当之无愧的。
但尤努斯更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虽然今年66岁的尤努斯从没有对乞丐施舍过一分一毫,尤努斯的穷人银行也从不对穷人采取资助或施舍的方式,即使对乞丐也不例外,但这无损于尤努斯成为一个真正的慈善家,因为尤努斯的一生都是在帮助穷人,他以帮助穷人为己任。当然,他对穷人的帮助有他自己的方式,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可以说,这是慈善的又一种境界。
尤努斯开设银行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穷人。1976年,还是教吉大港大学经济系博士的时候,在农村做调研的尤努斯碰到一名制作竹凳的赤贫妇女,因为受到放贷人的盘剥,一天连两美分都挣不到。为此,他得出一个简单结论:如果有自有资金,农妇收入可增加数倍。因为缺钱,她从高利贷那儿得到的是循环贫困噩梦的开端,怎么努力也不能挣脱贫困的泥潭。于是尤努斯掏出27美元,分别借给42个有同样境遇的女人。他希望这些人能借助这笔贷款,摆脱廉价出卖劳动力的命运。当年,以此为目的的乡村银行成立了。1983年,当局允许其正式注册。这是全球第一家小额贷款组织。而为了真心地帮助穷人,尤努斯打破了银行贷款需要担保的传统做法,从而使得那些没有担保物的穷人甚至是乞丐也都能从他的银行里得到贷款帮助。而正是这样一心一意地为穷人着想,以至在尤努斯的穷人银行开设后的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来,共计有639万人受益,其中有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脱离了贫穷。因此,象尤努斯这样一个令370万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脱离贫困的银行家,谁能说它不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呢?
笔者无异于否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捐钱、捐物之类的慈善活动,这种慈善活动也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像巴菲特今年豪捐370亿美元的资产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选为2006年“50大慈善家”之首,就是对这种慈善活动最好的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慈善活动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像尤努斯这样全心全意地帮助穷人脱离贫困,他同样也是我们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毕竟我们的社会还有太多的穷人需要帮助。而尤其重要的是,尤努斯的慈善,是把一种慈善活动与自己的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慈善成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尤努斯又是开创了一种慈善的新模式。而这种模式对于广大的银行家、企业家们来说,也许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的这些银行家或企业家或其他成功人士,他们在向慈善机构捐钱捐物的同时,如果还能在自己的事业中也能像尤努斯一样真心实意地帮助穷人脱贫解困,那么,我们的慈善事业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加完美了呢?(载《慈善家》07年2月号总第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