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投资者赚钱比指数走牛更重要
本文独家刊载于易阔每日财经(www.yikuo.com)
目前的股市概括说来主要是三件大事两根红线贯穿。一根红线是股改与清欠,另一根红线就是新股发行。面对这样的三件大事,股指却还从千点附近上涨到了如今的1900点附近,而且目前市场上依然还是牛气冲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对于管理层来说是一种欣慰,而作为市场人士与媒体来说,也找到了“大牛市”的证据。
不过,作为当前的“大牛市”,对于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却似乎并不太满意。尤其是今年6月以来,虽然股指是在顽强地上扬,并且一再创出今年乃至近五年来的新高,但投资者的收益却并未随之升高,相反甚至是不增加反而减少了。也即是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正如有关市场人士所言的那样:股指越涨越高,股民钱包与指数渐行渐远。以至一些主流的证券媒体在高叫“大牛市”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眼前这个让大多数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指数型牛市”。如11月8日的《上海证券报》就有文章坦言:指数涨赚钱难,八成多股票跑不赢大盘。文章表示,自10月24日沪市一举突破1800点的重要关口以来已经历11个交易日,期间大盘不断创出5年多来的新高,截至11月7日上证综指累计涨幅达到7.40%,而在此期间跑赢大盘的个股只有209只,占到在交易的1361只A股的15.36%,也就是说八成多的A股没有跑赢大盘,大多数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
指数的上涨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指数的上涨还必须要给大多数的投资者带来赚钱效应,这样的上涨,这样的牛市,才能说是正常的与健康的。否则,只涨指数不涨投资者的钱袋,投资者甚至不赚反亏,那么,这样的上涨就很难说是正常的了,它只能说是一种畸形的,而且是不可能持久的。试想想看,如果大多数投资者赚不到钱,那么这些投资者还会积极参与吗?那么,那些场外的资金还会积极介入吗?而如果没有了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没有了后备资金的积极介入,这样的上涨能持久吗?实际上,由于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股市里得到了体现,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投资者开户人数的减少。统计显示,从6月份以来,股市的开户人数是逐月减少。6月份下降19%,7月份下降27%,8月份下降40%,9月份减少14%,10月下降11.13%,五个月来连续下降,其中10月份的当月新开户数下降到18.68万户,为春节以后的月度最低水平,并在8个月内首度跌破20万户的大关。当然,从目前来看,由于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充裕,所以我们还看不到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可能带来的更恶劣的后果,但长此下去呢?在缺少更多场外资金参与的情况下,这行情不还得止步不前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让投资者赚钱甚至比单纯的指数上涨更重要。
当然,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作为投资者来说有自己需要总结与反思的地方。对于这一点,笔者此前在相关的文章里有过专门的阐述,故不多加赘述。但不论投资者如何地总结与反思,但只要股市里的“二八现象”不变,尽管投资者赚钱的个体会发生变化,但作为投资者这个群体来说,仍然还是不可能改变大多数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命运。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二八现象”,改变大多数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局面,这就需要股市的管理部门来“该出手时就出手”。
首先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是让投资者赚钱的根本所在。实际上,只要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去了,投资者每年都可以从上市公司那里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那么,即便是股价不涨,投资者也会无怨无悔。这一方面是要切实把好新上市公司的质量关,严防垃圾公司混进股市;另一方面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已上市公司的质量。就后者来说,目前进行的股改与清欠是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不过还很不够,作为股市来说,还需要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优做强,同时还要严防各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再度发生。不过,鉴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还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还需要一步步地来。
其次在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中要提倡投资风格的多样化。目前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在投资风格上都过份离同,大家万众一心地把眼睛都盯着了那几只大盘股、蓝筹股。这无疑是造成股市“二八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以后投资基金的发行上,要尽可能地发行各种不同风格的投资基金,比如各种行业基金、中小盘基金等,象日前发行完毕的富国天合基金甚至搞成了主要投资于绩优基金重仓股的基金,这只能使“二八现象”更加突出,不利于改变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局面。
其三,在政策导向上,要公平地对待大盘股与中小盘股。而不应引导投资者抛弃中小盘股,而一味追捧大盘股。
其四,在新股发行政策上应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使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在新股上市的过程中以及指标股拉升的过程中品尝到赚钱的滋味。而象现在的新股发行政策明显是为机构投资者服务的,它只能使中小投资者越发难以赚钱。
其五,放缓新股发行的速度,减缓神秘资金对大盘指标股拉升的频率,给其他的中小盘股以表现的机会。目前指标股的拉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新股发行尤其是大型航母股的发行服务的,它所体现的主要还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但股市不能只为融资服务,股市还要发挥其应有的投资功能,让投资者获得回报。而要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管理层有意放缓新股发行的速度。如果还是快马加鞭地搞新股发行,那么股市自然就少不了要继续拉升指标股,进而仍然维持当前这种大多数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局面。
http://www.yikuo.com/news/2006-11-09/1211_1163061516969.js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