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三是否真的成了“铁顶”?

(2006-03-15 07:08:35)

                    
    “12.6”行情在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后终于在1300点遇阻回落。这种走势似乎印证了“千三铁顶论”者的观点,同时也给“千三铁顶论”者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依据,毕竟从2月初以来的这一个月的行情里,围绕着1300点的争夺,市场又堆积了二、三千亿元的资金。因此,在此次1300点的争夺中,“千三铁顶论”者应该是占据了上风。

    但这并不意味着1300点就真的成了沪市的铁顶。虽然笔者不是“牛市论”的鼓噪者,而且对2006年的股市甚至未来几年的股市都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也不主张把1300点的得失视为股改成败的标准。但如果因为此次大盘在1300点的无功而返就视为是“千三铁顶论”成立的话,那么,笔者就不敢苟同了。

    不可否认,1300点确实对大盘的上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毕竟这是投资者重要的心理关口位置。毕竟在1300点附近股市曾演绎过许多激烈的战斗。2002年年初、2003年年初、2003年年底、2004年年中,股市曾打响过四次“千三保卫战”,那是1300点曾经是股市的一个“铁底”。然而,时过境迁,自2004年底1300点被有效击穿后,在2005年的春季行情里,1300点成了当时的顶部,因此,当今年的行情再次深入到1300点高地时,当年的套牢者,以及股市里的“经验主义者”因此而在1300点附近减仓,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也使得大盘在1300点附近面临着较大的上行压力。

    但这决不是股指在1300点败走麦城的全部原因。实际上,大盘此次之所以在1300点无功而返,至少还有这样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不是有这样两条原因在1300点关口挡道,那么,如今的股指早就在1300点上方行走了。

    首先是获利盘的回吐,这给大盘的上升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去年12月6日以来,大盘的上行持续了3个月的时间。股指也从1074点上涨到1308点,大盘的整体涨幅达到了21.79%,而一些主要个股的涨幅更是达到了30%、40%甚至更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股指置身何处,其回调的压力都是存在的,更何况是在1300点这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处呢?这就使得投资者获利回吐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其次是对政策面“变盘”的担心。伴随着股指向1300点的逼进,股改市值过半的目标也已实现。按照此前原证监会官员李青原所确定的新老划断标准,市场恢复IPO与再融资也就为时不远了。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又开始积极地为IPO鼓噪起来。一会儿有人呼吁要尽快恢复股市融资功能;一会儿有人称新股发行是A股摆脱盘局的希望;一会儿有人主张要强化新股发行预期、宣布IPO时间表;一会儿有人表示启动新股发行是A股走出困境的关键。而与此同时,市场所面临的扩容压力,也被某些有心人给统计出来了,其中仅10多家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国企所宣布的今年在国内发行A股的计划,其拟定中的新股发行总额就接近680亿元。因此,面对这样一些恢复新股发行的呼声,面对着沉重的市场扩容压力,投资者这就不能不对政策面的“变盘”表示担心。毕竟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新老划断在2006年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政策面“变盘”的担心,所以当市场出现两会后融资即将开闸、长江电力拟增发30亿A股、中小板率先恢复新股发行等传闻时,股市甚至因此出现了恐慌性的暴跌,从而使得多头从1300点高地掉落下来。

    可见,大盘从1300点败退下来,并非是1300点真的多么牢不可破、成了股市里的“铁顶”,而是由其他各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股指再度攻占1300点还是有可能的。比如,大盘在1230点附近多盘整一些日子,以消化市场上的获利盘,这样就使得大盘在再度上攻1300点时,减少了获利盘回吐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政策面如果能够推出一定的利好措施,如明确推迟新老划断时间,推出融资融券政策等,那么,多方因此卷土重来,大盘一举拿下1300点,这也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此一来,这“铁顶”之说,不也就不复存在了么?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6/17102/149972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