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1300点之争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一大焦点。特别是上周三、周四,多空双方围绕1300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先是在周三,多方凭借着前几个交易日的稳打稳扎,于周三一举将红旗插上1306点处;接着是周四,空方大举反扑,一根长达21点的大阴棒给了多方当头一击,又将多方赶到1285点处喘息,直看得投资者惊心动魄。
实际上,目前市场围绕着1300点的争夺,已经演变为政策面与市场面的PK,这一点在上周三、周四的1300点争夺战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比如,上周三,多方之所以理直气壮地把红旗插上了1300点的高地,政策面无疑给了多方最有力的支持。
首先是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今年1月12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巩固扩大股改成果 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讲话稿于3月1日(即周三)这一天同时发表在了三大证券报上,并且,《中国证券报》与《证券时报》是在头版用最主要的篇幅来刊发了这篇讲话稿,从而使得黄菊的讲话成了周三股市最主要的政策面。而且,在黄菊的讲话里“稳定股市”被列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要抓紧、抓实、抓好。特别是黄菊的讲话,是1月12日作出的,却被统一安排在3月1日发表,因此,这篇讲话稿的发表无疑意味深长。
其次, 3月1日这一天,《上海证券报》就市场对“新老划断”的猜测,发表了权威人士的观点,称市场稳定才是“新老划断”必要前提,指出市值占比与“新老划断”无必然联系。因此,权威人士的观点无疑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其三,是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再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部分内容也见之于报端。按照这一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上市公司再融资配股额度不仅由此前占总股本的30%降低至15%;而且规定控股股东应事先承诺,认配的股份不少于其可认配股份的70%。因此,再融资新规显然有利于改变过去上市公司圈钱的做法,被视为是一大政策利好。正是政策面的暖风吹拂,因此,在3月1日这一天,多方义无反顾地把红旗插上了1300高地。
但周四,市场风云突变。虽然这一天政策面上有“深交所支持公司整体上市”的消息出台,但实际上,导致这一天股指大跌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因素。
之一,在这一天的媒体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年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指出今年钢铁业可能整体亏损,这给当天的市场走势蒙上了阴影。
之二,招行权证的上市造成了股市资金的分流。周四这一天,沪深股市共有招行认沽权证与华菱认沽权证两只权证上市,其中前者上市规模达到了22.41亿份,后者的上市规模也有6.33亿份。而从两只新上市权证的表现来看,成交活跃,当天两个权证总成交金额达到44.26亿元,对市场资金分流明显。
之三,“权证门事件”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心理,这实际上是市场心态不稳定的最直接体现。由于新上市的招行权证成交过于巨大,导致交易所行情出现中断,从而引发市场恐慌性抛盘的涌出。这表面上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市场心态不稳定的最好表现。一方面是大盘自“12.6”以来大幅上涨了20%,其中一些主要个股的涨幅更是在40%以上,因此大盘与主要个股面临着回调压力。另一方面是大盘又在1300点的心理关口处,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也容易望风而逃。此外,H股经过暴涨之后已提前发出了见顶的信号,这对A股投资者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市场因素,因此,“权证门事件”的出现就成了股市下跌的导火索。
而正是基于政策面与市场面的这种PK,因此,在政策面不变的情况下,任凭股指在市场面因素的作用下进行一定幅度的回调,这对股市后市的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当然,如果政策面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新老划断,那么,面对市场巨大的扩容压力,这股市后市的发展就又该另当别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