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治河文化旅游业路在何方?
(2013-09-26 09:16: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政经类 |
《新襄阳》2013年9月号智都-观
尧治河文化旅游业路在何方?
文/陈栋
“解放思想聚合力,文化旅游创品牌”,这是当前尧治河转型发展的真实写照和必然趋势。
近年来,“尧治河之变”有目共睹,总体可归纳为四个特点:
一是从大山走向大海。虽然尧治河人深居大山,但尧治河的磷化工产品已经从小山沟走向大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尧治河、走进尧治河、投资尧治河。加快推进尧治河集团上市步伐,便是吹响从大山走向大海的集结号。
二是从国内走向国外。前不久,尧治河村代表团分批到澳洲学习考察,并得到了新西兰总理等高官的接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尧治河观光旅游。尧治河品牌正在名扬海外。
三是从依靠资源到依靠文化。尧治河靠开矿发家,但矿产资源是有形的,也是有限的;而文化旅游资源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尧治河的转型发展就是要实现从“吃资源饭”向“吃文化饭”转变。这样的尧治河才是永续发展的尧治河。
四是从艰苦奋斗到幸福奋斗。作为中国山区幸福村,尧治河从艰苦奋斗中走来。即便现在过上幸福日子了,尧治河人仍没有遗忘和放弃奋斗精神。不同的是,过去更注重艰苦奋斗,现在更注重幸福奋斗。显然,幸福奋斗是艰苦奋斗的更高境界。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拥抱美好明天。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尧治河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干部团队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村民团队也需要加快提高素养。一个先进村、幸福村,就不能也不应该让一个村民掉队。让所有村民搭上尧治河快速发展的列车,显然是“尧治河干部讲坛”、“尧治河村民学校”开办的初衷。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尧治河人需要认清并解决好以下三个现实问题:
一、怎样认识尧治河发展文化旅游业?我认为,文化旅游业是尧治河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千秋大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尧治河的转型发展要靠磷化工业与文化旅游业双轮驱动。通俗一点讲,就是“一硬一软”;即磷矿开发和文化旅游;“一下一上”,即地下面开采磷矿,地上面发展文化旅游;“一出一进”,即销出去的是磷化工产品,引进来的是游客和资本。但从长远来看,文化旅游业一定是尧治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
二、文化旅游业能给尧治河村民带来什么?文化旅游业发展至少可以给尧治河人带来五大“红利”:一是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二是提高人气知名度;三是提高干部群众素质;四是提高家庭收入;五是提高地域品牌价值。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借助文化旅游业,解放思想、敞开胸怀的尧治河一定能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
三、怎么发展好文化旅游业?发展文化旅游,不只是吃个农家乐、开个小商店、建个小旅馆,而是要创新文化的经济形态、提升生活的品质品位。为此,尧治河人要树立“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才创新”的理念,把自己当作文明窗口,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支持村党委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战略布局,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尧治河的环境、文化和品牌,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村。
大公为民,奋斗不息。尧帝治水地,传奇创业史。尧治河因文化旅游而更美丽,文化旅游因尧治河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