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城:城镇化引领小康路

(2012-12-23 13:0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经类

 率先建成“小康襄阳”县(市)区行”⑤
宜城:城镇化引领小康路


记者 陈栋  杜守雨  张莹 通讯员  何维国

来源:襄阳日报2012年12月22日

 

http://xyrb.hj.cn/res/1/1/2012-12/22/01/res01_attpic_brief.jpg

建设中的宜城新区。 通讯员 曾斗 摄
 

    宜城是襄阳的南大门,被誉为一脚能够踏出油的地方,曾号称农业“小胖子”县,是全国第一批吨粮田、双百棉县(市)、全国484个优质粮工程县(市)之一。如今,宜城正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战略,着力构建“12335”城镇化体系,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襄宜一体化”发展步伐,在建设“小康宜城”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专业园区焕发新生机

    近日,宜城经济开发区内的襄阳美佳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优质大米经过现代化的生产线加工成了新鲜可口的雪米饼。公司总经理简传清介绍,企业每天可生产各类食品300吨左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今年产值可达1个多亿。

    作为农业“小胖子”县,宜城的农产品加工业曾经停留在“谷变米”“麦变面”的初级阶段。随着襄大农牧、楚谷香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宜城经济开发区,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更促进了产业链延伸。其中,襄大农牧依托项目实现了企业向产业的重大跨越:总投资3.5亿元的扩建36万吨饲料全面投产、150万头畜禽屠宰投入生产、年产5万吨的熟食品试生产、筹划的生物制药进入实质性调研阶段,产能有望“十二五”期间过百亿元。

    目前,宜城规模工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全市轻工业增长速度保持在37%以上,快于重工业1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上年59:41调整为62:38。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的生产得到进一步延伸,利用米、面加工产品延伸生产的再制品,新增产值近5亿元,同比增幅4倍以上。

预计到年底,宜城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产值将达到28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

    宜城正在建成以汽车及零部件配套、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彰显楚文化底蕴的产业新城。

把行政审批事项降到最少

    从今年9月投产到产值突破5个亿,湖北禾森石化有限公司25万吨改性沥青项目仅用了3个月时间。企业负责人对宜城的行政效率高度赞赏。

    今年,宜城通过对照全国最优标杆,全力打造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速度最快的县级城市。他们从审批事项、收费事项、申报材料、前置条件、中介环节等五个方面“减负瘦身”。5月又成立了“马上办”,及时协助企业化解各种“疑难杂症”。现在,企业在宜城落户只需半天,行政审批仅留12项。

    与此同时,宜城以项目协调服务办公室、企业生产经营协调服务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从项目开始考察到生产经营,严格施行跟踪服务。

    宜城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4年2月,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几年来,开发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完善区内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服务企业办公室,推行招服分离和项目秘书制度,投资环境日益优化,落户开发区的工业项目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入区企业已达12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6家。今年1至11月,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工业增加值48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税收3.52亿元,同比增长34%,已经成为宜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鲤鱼湖畔建起宜居新城

    “东进北扩、襄宜一体,双轮驱动、产城融合,依江抱湖、诗意楚都,生态宜居、湖畔绿城”,这32个字是对宜城新城规划与建设的集中概括。

    走进宜城,2.7平方公里水质洁净、生态优良的的鲤鱼湖依然清澈,人们在此安居乐业,一幅生动的水乡园林生态画卷令人期待。宜城新区正按照“双心双轴、多廊渗透、多片多点”的空间结构全面铺开。

    “双心双轴”指以鲤鱼湖的城市核心区及滨江新城中心,沿中华大道形成城市发展的主轴线,沿襄沙大道形成城市发展的次轴线;“多廊渗透”指沿鲤鱼湖形成城市的核心生态廊道,沿百里长渠、河流和主要干道形成多条生态渗透廊道;“多片多点”是指整个城区主要形成八大功能片区,每个片区包含适当的居住和就业,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片区,各片区设置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

    今年来,宜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宜城市5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5平方公里鲤鱼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平方公里鲤鱼湖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为了推进新区建设,宜城重拳整治违法建设,截至目前共拆除120多户4万多平方米违建,5月份以来城区没有新增一起违建。与此同时,宜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滨江大道、北环三路、前进路南段、自忠路东段、振兴路北段等道路,改造维修了随南路、燕京大道,绿化美化了北环三路、振兴大道北段等6条城市大道,移栽208棵大树进城,楚都公园顺利开园,光彩大市场开盘营业,四星级酒店、中心客运站、大虾城主体业已竣工。龙门广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湖景观带等20余个广场、游园为市民开展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时近隆冬,宜城鄢城办事处白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鄢城办事处主任沈杰介绍,项目总投资8.5亿元,今年11月开工建设,2014年全面建成后可容纳2万人入住。除城市新社区加快建设外,以小河新华、南营金山等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工作纷纷启动。

    当前,宜城已明确“北进、东拓、南控、西优”的发展思路。“北进”就是中心城区向北拓展,加强与襄阳的空间互动,实现“襄宜空间一体化发展”。“东拓”就是拓展滨江地区开发,适度跨江发展南营片区,打造襄宜半小时经济圈。“南控”就是以南环一路为界,控制空间往南发展。“西优”就是以襄荆高速公路为界,优化升级西部产业片区,实现产城融合。

    今年以来,宜城市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奋力推进宜居宜业创新之城建设”的战略构想,勾画了“12335”的新型城镇化空间目标体系。今年启动了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明年,每个镇(办事处)启动1个试点,到2016年达到20个以上;到2020年,新型农村社区达到50个,入住群众6万户、26万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