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江观潮:我们敬畏历史 历史记住他们

(2012-12-06 22:15: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类

我们敬畏历史 历史记住他们
襄阳日报评论员 陈栋

来源:襄阳日报2012-12-05


  《襄阳日报》近日刊发了“关注襄阳的编史修志人”系列报道三篇,全方位展示了襄阳编史修志人的艰辛、忠诚与奉献。襄阳修志人在近4年时间里完成了10多年才能完成的修志任务,创造了国内修志领域的“襄阳速度”。

  在这个浮躁繁杂的社会里,编史修志工作的清苦孤独、青灯黄卷或许有些鲜为人知,但编史修志人“数年如一日,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享受着孤独的愉悦”的精神境界,无疑给我们注入了一针清醒剂。特别是襄阳编史修志人“站起来能协调烦人琐事,坐下来能写出锦绣文章”的严格要求,“修史先修人,育人先育己”的高尚品格,让人深受感动,值得深刻学习。

  历史是民族的集体记忆。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历史,并十分看重史官的地位和作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主要依据就是有文字记载的史书与史志。记录和传播一段光荣的历史,可以在认知历史中提振精神、增强自信;重温和审视一段灾难的历史,可以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务实进取。

  襄阳具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拥有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襄阳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编史修志人。正是他们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过往、敬畏历史,理性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时刻提醒我们要守护历史的记忆、重温历史的洗礼。

  历史是文化自信、文化自醒、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最佳强心剂。任何人既不能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要抹杀历史的辉煌,而要切记“敬畏历史才能反思当下”。只有回望历史,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只有反思历史,我们才知道自己还能够走多远。“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推进要基于历史、立于现实、成于未来。其实,推进的过程也是在抒写一段新的历史。我们期待并坚信,“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一定能够在襄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深刻记忆。

  我们要敬畏历史,也要记住历史背后的编史修志人。我国史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除了具有3219卷、4500多万字的《二十四史》外,还有数不清的私史、野史、杂史和各种史志。这座蕴藏丰富、博大精深的历史宝库,就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文明的根源所系。当无数的中华儿女在这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时,我们可曾想到,历代编史修志人为了给后世留下一部真实、鲜活的历史,付出了多大代价,遭受了多少磨难。

  盛世修志传文明。在这个崇尚文明、弘扬文化的时代,编史修志是一项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当代、惠泽后世的宏伟工程,编史修志人理应是一个让人关心、受人尊重的可敬群体。我们敬畏历史,历史记住他们。

  如今,“文化立市”的号角已经在襄阳吹响,“文化襄阳”的宏图已经在古城铺开。从历史的兴衰中走来的襄阳,之所以能在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绽放着灿烂的文化光芒,离不开那些记录、传播、传承襄阳文明的历代史家、史官、史者。我们要向他们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