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江观潮:让生态人才观助推人才强市战略

(2012-08-17 08:3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类

让生态人才观助推人才强市战略

襄阳日报评论员 陈栋

来源:襄阳日报2012-08-17

 

  816日《襄阳日报》刊载了《胸怀天下 智汇襄阳》的专题文章,对襄阳市在推进支点战略过程中的人才强市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视野开阔,振奋人心。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对襄阳招才引智、招硕引博进行了集中关注和报道。这些报道的背后,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隐含的是襄阳人民对人才的欢迎和期待。

  近年来,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要求,坚持把培养、吸引、使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实现了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良性循环。在人才强市方面,襄阳表现出了大气魄、大胸怀、大手笔,快速地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这也激发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观?

  襄阳需要建立适应襄阳自身发展的生态人才观。生态人才观离不开人才环境的协调性,离不开人才生态的多样性,离不开人才发展的关联性,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才成长环境的最优化。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一个道理: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事以才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取决于它能否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共同缔造的系统工程,需要集八方之智、聚八方之力、纳八方之才。襄阳的发展事业同样如此。四个襄阳建设需要不同结构、不同种类、不同梯次的人才,既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又需要各具特色、各显本领的技术人才,也需要具有一技之长、一招制胜的技能人才。

  市委书记范锐平在今年228日召开的全省人才强省建设暨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推进电视电话会襄阳分会场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意识。树立新的人才观,一切为建设四个襄阳创造性劳动、贡献力量的都是人才;一切愿意为襄阳发展服务的人,党委、政府都要尽其所能帮助其成长。范锐平书记对襄阳人才的独特且精辟的理解,显然就是在倡导树立生态人才观。正如古语所云: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正常的人通过勤奋、努力,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清代军事家杨时斋很善于用人之。他的军营中没有无用之人,即便是伤残士兵也有用武之地。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卫,避免泄露军事机密;瘸子,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坚守阵地;瞎子,听觉灵敏,潜伏在前沿阵地探听敌军的风吹草动。可见,没有无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人。

  没有经济区位优势,就在中部地区创造人才比较优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仲初的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们——在推进四个襄阳建设进程中,人才优势是襄阳的独特优势,失去人才优势将失去发展优势。

  若要保持这种独特优势,我们迫切需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帮助他人成才的用才理念,营造给每一个人跑道,为每一个人加油,让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空间的育才环境,开阔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的待才胸怀。

  古襄阳,英雄荟萃;新襄阳,英才汇聚。我们期待并坚信,在生态人才观的助推下,襄阳一定能培育好开放的、无边界的、惟才是举的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好人才强市改革试验区,构建好区域性人才高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