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之茶文化系列12
陈栋 文化专家、经济学博士后、副研究员
诸葛亮为何被誉为三国时代的茶祖?
自古以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认知大多集中在忠诚、智慧方面,特别辅佐蜀国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实,诸葛亮在兴茶种茶方面的努力与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川陕交界的陕西勉县小河庙乡,有一座三圣庙,供奉的是诸葛亮、陆羽和药王三位圣人。这个茶乡的老百姓将这三位不同朝代、似乎毫不相干却与茶密切相关的的圣人供奉在一座庙里,在全国寺庙中属罕见,但其中的深意却显而易见,那就是当地人饮水思源,把诸葛亮当作三国时代的茶祖供奉。在云南,很多茶乡特别是普洱茶产区不祭拜茶祖神农氏、茶圣陆羽,却偏偏祭拜诸葛亮。
诸葛亮为何被誉为三国时代的茶祖?这背后不仅有种茶兴茶的故事,还有治病救人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南征时曾给西南少数民族带去了多种农作物种子及种植技术,其中包括茶叶。诸葛亮军队携带的茶叶种植技术在西南“蛮夷之地”推广伊始,茶叶的除湿排毒、降火祛寒、健脾和胃等保健治疗功效很快为人们所了解和认同。种茶、吃茶、饮茶之风迅速兴起。事实证明,茶叶对三国时代的经济繁荣、边疆稳定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诸葛亮之所以重视茶叶种植与生产,还与他自身的疾病有关。当时,诸葛亮患了一种肺病,根据那时的医疗条件,很难治愈。在睡梦中,诸葛亮梦见了一位老人告诉他,可以用小河庙的老茶树叶做药引,进行治疗。殊不知,喝了茶叶后,诸葛亮的肺病痊愈了。后来,诸葛亮为了感谢神明的指点迷津,在茶山设坛祭拜,推广茶叶种植,弘扬茶道精神。如今,陕西勉县的茶山还遗存着几棵当年诸葛亮拜祭过的千年古茶树。
关于诸葛亮兴茶种茶,还有另一个传说。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原本无茶,诸葛亮带兵南征七擒孟获时来到此地,士兵们因水土不服而患上了眼病。诸葛亮将拐杖在地上一拄,拐杖转眼间变成茶树,生长出翠绿茶叶,于是摘叶煮水喝,并用茶水洗眼,士兵们眼病痊愈。自此,南糯山便有了茶叶。当地人称南糯山为“孔明山”,称茶树为“孔明树”,尊孔明为“茶祖”,孔明生日那天当地人要饮茶、赏月,放“孔明灯”。西双版纳古老茶区勐腊县海拔1900米的孔明山上,现存多株高达9米的茶树,相传是诸葛亮军队南征时撒籽成茶的。
如今的普洱市,原称思茅市,就是源自诸葛亮的取名。诸葛亮南征至此,因思念南阳家乡的茅庐,便把此地命名为“思茅”。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普洱市都要举行“茶祖会”,祭拜诸葛亮,弘扬茶文化。
民间关于诸葛亮兴茶种茶的典故与传说还有许多,这不仅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对茶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也反映了内地与边疆的文化交流与文明共享。在茶文化传播中,中国茶人不能、不会也不应该忽略诸葛亮兴茶种茶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诸葛亮被誉为三国时代的茶祖,也是实至名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