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
陈栋 文化专家、经济学博士后
没有文化,茶就是叶子
饮茶始于中国,盛于世界。几千年来,伴随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茶道、茶礼、茶艺已经通过不同的表现渗透到了寻常百姓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二是饮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能富有欣赏情趣,又可陶冶情操。
文化是产品价值的最高呈现,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最佳手段。茶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文化有着不解的渊源。和“烟没有文化就是草,酒没有文化是水,汽车没有文化就是钢材,房子没有文化就是住宅”一样,茶没有文化就是叶子。龙井若不是产于西湖之畔?普洱茶若不是产于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大红袍若不是产于福建武夷岩上?它们若不是诗、词、歌、赋以及美丽传说来泼墨吟颂,肯定难以享誉海内外。可以确定的是,好茶、名茶销售的远非几片经过加工的叶子,而是一个故事、一方文化、一种品位,甚至是一段深厚的历史情怀。“茶叶要有文化”已经成为茶业界及消费者的基本共识。
茶文化重在品。茶是品读人生的重要载体。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不但让人神思遐想和领略茶情茶趣,也能鉴别茶的优劣。对于忙碌的职场人士而言,品茶能品得一份清静,品出一份解脱;对于雅士族群而言,品茶能品出胸怀舒畅,品得消遥自在。这正是茶一直和雅有着密切联系的原因所在。
茶文化重在传。茶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茶。不少地方的民众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作为一种文化习俗来传播。比如,中国茶德的“理、敬、清、融”,日本茶道的“和、静、清、寂”,韩国茶礼的“和、静、怡、真”以及宝岛台湾茶艺的“清、静、怡、真”……这些价值取向与“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等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层的耦合。茶圣陆羽曾作歌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下竟陵城下来。”歌中的字字句句道出了茶圣对茶的珍爱情怀。正因多种文化融入茶中,茶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茶文化重在悟。茶是感悟身心的重要载体。饮茶的妙趣不仅在于其独有的色、香、味、形,还在于其能使人把心放在闲处。茶文化与宗教、道德、艺术、文学、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茶常常被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比如,人们可以从清沏的茶汤中感悟“清廉”、“清静”、“清心”,可以从温和淡雅的茶香中感悟“和谐”、“谦和”、“中庸”,可以从天然纯真的茶性中感悟“纯正”、“纯朴”、“归真”。这些包含着生活的真正情趣,更饱满了人生的价值修炼。
茶文化重在韵。茶是韵咏人生的重要载体。品茶之后的韵咏也是茶文化的一种延伸。唐人裴汶在《茶述》中写道:“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茶味在于“淡”与“和”,虽与茶本身的味道有所区别,但这追求的是一种心境。这种“淡”与“和”是品茶者韵咏出来的。面对自己,韵茶可以悠然忘怀,心绪清明,神驰物外;面对他人,韵茶可以耐心倾听、浅斟细酌,清言雄辩。这类场面是何等情爽宜人。人们常说:“有品位的人不一定喝茶,但喝茶的人一定有品位。”我认为,一个会韵咏人生的人注定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