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瑞耕人生小道理》序
储瑞耕
当尹纪周、刘锋两位青年朋友把这样一部书稿辛辛苦苦整理出来,交付出版社的时候,他们建议我来作序。
我犯难了:这序怎么写?这样的一本书,到底有没有人,特别是年轻的人们愿意来读?我特别担心和恐惧:我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否已经过时,是否与现今时代隔膜了?
不过,有三件事情却使得我有了些许信心和勇气:其一,尹纪周、刘锋两位本身就是70后的人物,而且在杂文和时评界或写或编颇有造诣的,当他们主动提出要选编这本书的时候,我问为什么要弄,他们说因为他们自己受到了很多的教益(1995年春,吴普忠、刘斌两位年轻人也是本着这个想法,把我的“文集”和日记选拿去,辛苦着手选编过《做人小语》,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其二,这些“小道理”,从2006年4月起在我的博客上每天10条发表的时候(一共发了520天,5200条),就有《中华新闻报》、《燕赵老年报》、《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等报刊进行选登;同时一些网友跟帖希望结集出书。其三,2007年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走红,许三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受到了70后、80后乃至90后青年的接受甚至追捧,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并不是“精神死了”,当今的年轻人,并不是主张“精神不要了”,而是他们有自己的不同于其它时代的人的思考和取舍……
民族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需要精神,而精神是需要薪火传承的。
这本《小道理》,是这样的一本书:它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不是短时间内仓促成文的急就章,它不是抽象的理论,它不是硬性灌输的说教,而是我这个人——比今天的年轻人早20、30、40年来到世间的这个人,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困苦、摸爬滚打,从人生的复杂的乃至痛苦的历练中随感、记录下来的一些思考、想法、念头、感悟;是一个过去的人与许许多多今天的人之间的完全平等的对话、谈心、交流。
这些“小道理”我在博客上发表的时候,有一个比方:我自己做了一道菜,以为味道还可以,于是向大家推荐,希望与大家共同品尝。现在集中起来,印成书,献给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当然也希望大家说味道不错。
如果有人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说好得很,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我自然会很高兴;如果有人读了之后说,不过有那么点儿用处吧,我也就很欣慰;如果有人说:“什么菜?你越说好吃我越不吃!”那我当然也就没有办法。
是为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