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尊严——北川之行感悟

(2009-03-20 07:18: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类

生命的尊严

——北川之行感悟

陈栋

    这是灾区震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迎着绵绵春雨,我又一次走进被5.12地震彻底摧毁的北川城。记得上一次到北川是在去年冬天,当时的北川城一片苍凉,让人心存伤感。这一次到北川,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生命气息浓厚,让人充满力量。路的两旁是盛开的油菜花,鲜艳的桃花,还有紧张重建的工地,以及正在辛勤劳作的人群……

    从绵阳到三台,从安县到北川,沿途见过、接触过很多灾区的民众,从他们整洁的衣着、坚强的笑容和辛勤的劳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乐观与尊严。

    北川擂鼓镇一位帐篷卷烟零售店老板与我交谈了他们这一年生活发生的剧烈变化。他说:“即使苦多泪多,但我们往往把它埋在心底,展示给顾客的应该是自信与笑容,因为灾区人民不会也不能被压垮。我们需要坚强地、快乐地活下去。”

    北川中学遗址前,是一排整齐的摊位,大多是卖香烛、纸钱和纪念照片。据了解,这些摊主都是附近被地震摧毁了家园的居民。一位30多岁的妇女摊主很端庄地站在那里,我走过去,询问了一下北川中学的受灾情况。后来得知,她读初一的儿子就在身后的北川中学遇难了,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幸运获救。她和我们谈话时眼含泪水,但一直强忍着不流出来。等我们走时,透过车窗,我看到她正在用纸巾擦拭着积压许久的伤心泪。

    在北川城内的遗址,我们来到遇难者尸体集中安葬处。站在墓碑前,我的头脑一片空白。听随行的本地人说,这里是集中安葬的“万人坑”。在抗震救灾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处置遇难者遗体,避免灾区遭受疫病灾难的二次打击,显然是对灾区民众高度负责的智举。其实,对遇难者遗体的尊重既是对死难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抚慰。   

    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认为:“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不论人是生还是死,生命的尊严永远位居首位。活着的人需要尊严,死去的人同样需要尊严。离开了这一点,人类便失去了其本身独特的人道主义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地震中的那位有情有义的“摩托男”。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石华琼的绵竹市兴隆镇广平村农民吴加芳,不忍将亡妻遗弃在废墟之中, 给她穿上最喜欢的衣服,用绳子将她的尸体与自已紧紧地绑在一起,然后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饱含深情,努力给予亡妻“最后的尊严”。这个感动世界的瞬间为“生命虽逝,尊严犹存”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影响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给别人信心,首先自己要有信心;让别人充满希望,自己首先要胸怀理想。让我十分难忘和感动的是,灾区的民众总是能为人们展现出坚强、坚定、坚韧的向上精神和乐观形象。这不正彰显了生命的尊严吗?   

灾区是一所大学校。从这里,我真正读懂了生命的尊严。如果说所有的财富、荣誉和光环都有生命周期,那么惟有健康、平安和尊严才能铸就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