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摘类 |
陈栋注:这是尊敬的赵佑祥老师4月28日来华工参加评论高层论坛时,在新闻学院门口名人园观光后的一段感想,值得学习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谁能站在孔子的肩膀上?
学生吗?
只要你的思辩有内在的“逻辑”,你的结论即使与苏格拉底不同,仍然可说是苏格拉底的好学生;而你一旦自认是孔子的学生和门徒,不要说公然指出孔子的学说有缺陷、
有不足,就是在意识的层面上怀疑孔子的学说,也是大逆不道的。所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是也。无论你的观点多么符合理性,不要说怀疑孔子的学说,就是置疑孔子的某些
具体的说教,你就已经否定了儒学的根基。
大轴心时代的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学说的这一不同特性,决定了2000多年来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和方向。
苏格拉底之后的一代又一代的西方思想家,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苏格拉底的学说被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而成为西方文化的根基;孔子之后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思想家,则都
是从孔子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微言大义,董仲舒、朱熹等人都只能是对孔子学说的补充和完善,远谈不上超越,孔子学说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
儒家文化的封闭性由此可见一斑。
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