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遏制公款吃喝要禁令更需釜底抽薪

(2013-03-28 12:21:34)

遏制公款吃喝要禁令更需釜底抽薪

杨于泽

 

    《环球时报》转载香港某媒体报道称,现在官员在外宴请被禁,许多政府部门便将自己的食堂重新装修,其豪华程度堪比五星级酒店,并从当地最好的餐厅聘请厨师。某省一位官员说,只要不被大众媒体或老百姓抓到,上级就不会惩治我们。另一位官员称,全国许多省份均是如此。

    另有消息说,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去年12月下降2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对此忧心忡忡。其实统计部门的统计大概是没有计入政府食堂的消费,数字显然是失真的。既然官员说,全国许多省份在外宴请都转入“五星级”政府食堂,其消费规模想必可观。如果计入这些消费,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就未必真的下降了那么多,有关部门也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这种转入内部食堂的消费规模是有体制机制保障的,实际上它是一种预算上的“硬约束”,既然已经在预算上安排了钱,官员不吃不喝就是不行。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名人士的话说就是,如果政府部门没能把年度预算花光,那么转年得到的资金就会减少。对政府食堂进行豪华装修,本身就是花掉预算资金的一个办法。为了部门预算不致减少,公款吃喝似乎别无选择。

    也就是说,禁止公款吃喝与执行预算目前还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禁止公款吃喝是上级要求,而把三公消费的预算经费花掉带有“依法行政”的味道。预算是经过人大审议批准了的,对政府部门及官员具有“硬约束”力。这不是说,禁止公款吃喝就是软的、假的,而是说在上级要求与预算之间,官员们更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花掉三公经费,来年的预算就会被削减。相比之下,大家很自然地就在上级要求上做变通的文章。领导在“不被大众媒体或老百姓抓到”的前提下对公款吃喝的宽容,也证明变通“上级要求”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但遏制公款吃喝不是一个小节问题,中央宣布公款吃喝禁令以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已经显示公款消费造成的消费泡沫之大。遏制公款消费,的确迫在眉睫。但光有禁令不是够的,因为执行三公消费预算是“硬约束”。禁令不是方法,它只能算是一个政策目标,达到目标还需要可靠的方法。

    一个现成的方法就是釜底抽薪,大幅压缩三公消费预算。既要禁止公款吃喝,又给公款吃喝安排大笔的钱,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有钱,就要“专款专用”,吃掉喝掉。没钱了,垂涎三尺也开不了席。这一招很简单,也很决绝,但管用。这大概是世界上控制公款消费的一个通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也想不出更有效的办法。比如发文件、下禁令、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是让媒体监督,事实证明都不管用。

    国务院近日明确要求,全国县以上政府部门都要公开三公经费预算,而且要用普通民众看得懂的通俗形式。公开的目的是让人民来监督,监督的效果是把三公经费降下来。比较现实可行的做法是,先弄清楚我国三公经费的总规模,再提出一个削减三公消费预算的时间与规模目标,计算出每年的削减幅度,并落实到每年的各级政府预算中。如此,才可避免预算“硬约束”对禁令、文件的消解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