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要有钱,官员吃喝何拘地点

(2013-01-28 17:12:32)
只要有钱,官员吃喝何拘地点
杨于泽
  
  近日,《新京报》派出一组记者暗访10余家省级驻京办餐厅,均被告知包间和宴会厅至少3日内已被预订一空。驻京办餐厅颇具私密性,接待的多是政府官员,也包括国企年会。订餐标准,8000元一桌算“像样”,上不封顶。
  去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前一阵子,媒体纷纷报道,高档酒店前公车少了,军牌车越来越少。但现在看来,官员不到高档酒店,很可能只是转移阵地,到更具私密性的地方吃喝去了。对官员“厉行勤俭节约”,现在显然还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
  官员大吃大喝有两个原因,内在原因是人性,外在原因是权力未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食色性也”,官员大吃大喝,更是传统深厚。现在制度的笼子尚未立起来,权力处于自我放纵状态,结果就是官员吃喝本能被放纵。如果仅仅发布几道吃喝禁令,要官员从此拒绝大吃大喝,那等于颠覆人性,其实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官员大吃大喝,直接的原因是有钱,财政预算每年给他们安排了充裕的三公经费。全国的三公经费,有说是五六千亿元的,有说是上万亿元的,不论具体数字孰是孰非,反正无数官员都在大吃大喝,这是公众亲见的事实。预算给了钱,官员吃喝就是“执行预算”,在人性和权力不受制约的现实下,大吃大喝不可避免。
  官员拿到经费后,到什么地方吃喝,其实并不重要。高档酒店环境好一点,其他地方环境差一点,但决定账单的主要还是看饭桌上的“内容”。据说有的官员、国企高管偶尔也在办公室里叫盒饭,但人家的盒饭是鲍鱼和鱼翅捞饭,一客价格也在几百上千元之上。茅台在哪里喝都是两三千元每瓶,软中华、真龙在哪里抽都要每包一两百元。官员图享受,财政资金被挥霍,这才是大吃大喝的关键所在。
  只要官员们有钱,他们就拥有超级购买力,至于他们在哪里完成消费动作,其实是细枝末节的事。跑到高档酒店、驻京办餐厅去观察公款吃喝的兴衰,是不得要领之举。监督多了,官员就不大敢大摇大摆到高档酒店去了;现在有记者暗访,官员们可能连驻京办餐厅也不会去了。但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他们终究要花得一个子儿不剩。只要有多金的主儿光顾,小餐馆甚至农家乐也能开鲍翅宴,供应茅台、真龙宁有种乎。
  要遏制大吃大喝,出台禁令是必要的,但终归还得把权力关进笼子。其中一条釜底抽薪之策,就是大幅删减“三公”经费。禁止大吃大喝,只能说是亮出一项原则,贯彻这项原则,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控制预算。不给钱了,所谓禁吃禁喝,就再也犯不着多费口舌。倒是预算给钱又不让官员大吃大喝,其中逻辑自相矛盾,叫人觉得不知道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