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不可能赢得真满意
(2012-11-06 11:18:32)
标签:
杂谈 |
反腐满意度的内在缺陷
杨于泽
杨于泽
有媒体近日报道,国家统计局有民意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2003年为51.9%,2011年达到72.7%。就是说,人们对反腐工作越来越满意,满意的人越来越多。
报道开门见山就把一批被查处高官的名字给列举出来了,还有各种触目惊心的数据,比如“小金库”专项治理2年下来,全国共发现“小金库”6万多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责任追究1万多人。显示成绩巨大,战果辉煌。
反腐战绩辉煌,是否会带来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满意,以前社会上就有过热烈争议。有人怀疑相关民意调查的准确性,认为72.7%的数据不符合公众感受。反腐战果在呈现成绩的同时,也表明反腐的形势不容乐观。媒体用大量事实与数据总结反腐成就,效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说明我们反腐决心大,动作也大;另一方面恰恰呈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注定了人们在看到成绩巨大的时候,不会真正感到满意。
反腐是廉政建设的一种手段,而廉政的理想状态是权力规范运行,官员虽欲腐败而不得,至少是不出大的问题。廉政建设的最优选择应当是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与监督,其次才是反腐。所谓反腐,就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我们予以纠正与制裁,它是以腐败现象的广泛存在为前提的。有了腐败再反腐,固然令人感到欣慰,但腐败现象毕竟不是人们所乐见的。人们想要的不是反腐,而是希望没腐败,起码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反腐。
反腐败,从人类的政治史来看,大概只能算是一种过渡阶段。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治人者食于人”,当官享有很多特权,腐败是制度性的。乾隆皇帝曾经针对反腐建议说,“水至清则无鱼”,他认为权力腐败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而在我们对政治文明的前瞻中,权力受到有效监督与制约,它是规范运行的,反腐败只是规范权力的一种补充性、辅助性手段。在这种历史视角中,反腐的局限性不言而喻。
“反腐满意度”,内含深刻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伪命题。腐败现象很严重,有关部门加大了反腐力度,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人们似乎满意了。但有多少官员腐败了,被反掉的比例有多大,大家不得而知。在一片犹疑猜忌中,谁会真正满意呢?再说,眼看着一批批官员腐化堕落,然后来个杀头坐牢,也许会有人觉得解恨并痛快,但这是一种真正的“满意”状态吗?
权力腐败,一方面毁了干部,另一方面毁了“事业”。把腐败分子抓起来,有时候有人会放鞭炮庆祝,似乎那是一件大事喜事,其实说穿了也是人间悲剧。不需要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怀,只需一点人道主义思维,就会觉得很无谓。315.86亿元资金,且不说可以拿去兴办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就是拿去投资,也可以取得很好的市场回报,推动经济发展。但这些钱被放进6万多个小金库,国家发展的推动力变成了少数人的纸醉金迷,这是损失吧?
廉政建设的重心,归根结底是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有效规范权力的运行。权力运行规范了,人们自然就满意了,那是真满意。在现实语境中,这可能有些难办,反腐是一个现实选择。但反腐要赢得很高满意度根本就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可过于盲目自信,更不能相信公众会满意。
报道开门见山就把一批被查处高官的名字给列举出来了,还有各种触目惊心的数据,比如“小金库”专项治理2年下来,全国共发现“小金库”6万多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责任追究1万多人。显示成绩巨大,战果辉煌。
反腐战绩辉煌,是否会带来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满意,以前社会上就有过热烈争议。有人怀疑相关民意调查的准确性,认为72.7%的数据不符合公众感受。反腐战果在呈现成绩的同时,也表明反腐的形势不容乐观。媒体用大量事实与数据总结反腐成就,效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说明我们反腐决心大,动作也大;另一方面恰恰呈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注定了人们在看到成绩巨大的时候,不会真正感到满意。
反腐是廉政建设的一种手段,而廉政的理想状态是权力规范运行,官员虽欲腐败而不得,至少是不出大的问题。廉政建设的最优选择应当是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与监督,其次才是反腐。所谓反腐,就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我们予以纠正与制裁,它是以腐败现象的广泛存在为前提的。有了腐败再反腐,固然令人感到欣慰,但腐败现象毕竟不是人们所乐见的。人们想要的不是反腐,而是希望没腐败,起码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反腐。
反腐败,从人类的政治史来看,大概只能算是一种过渡阶段。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治人者食于人”,当官享有很多特权,腐败是制度性的。乾隆皇帝曾经针对反腐建议说,“水至清则无鱼”,他认为权力腐败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而在我们对政治文明的前瞻中,权力受到有效监督与制约,它是规范运行的,反腐败只是规范权力的一种补充性、辅助性手段。在这种历史视角中,反腐的局限性不言而喻。
“反腐满意度”,内含深刻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伪命题。腐败现象很严重,有关部门加大了反腐力度,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人们似乎满意了。但有多少官员腐败了,被反掉的比例有多大,大家不得而知。在一片犹疑猜忌中,谁会真正满意呢?再说,眼看着一批批官员腐化堕落,然后来个杀头坐牢,也许会有人觉得解恨并痛快,但这是一种真正的“满意”状态吗?
权力腐败,一方面毁了干部,另一方面毁了“事业”。把腐败分子抓起来,有时候有人会放鞭炮庆祝,似乎那是一件大事喜事,其实说穿了也是人间悲剧。不需要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怀,只需一点人道主义思维,就会觉得很无谓。315.86亿元资金,且不说可以拿去兴办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就是拿去投资,也可以取得很好的市场回报,推动经济发展。但这些钱被放进6万多个小金库,国家发展的推动力变成了少数人的纸醉金迷,这是损失吧?
廉政建设的重心,归根结底是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有效规范权力的运行。权力运行规范了,人们自然就满意了,那是真满意。在现实语境中,这可能有些难办,反腐是一个现实选择。但反腐要赢得很高满意度根本就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可过于盲目自信,更不能相信公众会满意。
前一篇:幸福列为施政目标利弊相随
后一篇:她凭啥搞定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