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涉嫌造假的达芬奇合法高调让消费者很憋屈

(2011-12-29 14:19:26)
标签:

造假

反海外腐败法

虚假宣传

无能

杂谈

涉嫌造假的达芬奇合法高调让消费者很憋屈
杨于泽

 

  5个月前,因涉嫌欺骗消费者,上海达芬奇公司被媒体曝光,随即发出“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现在,上海市工商局没收其部分不合格家具产品,开出133.42万元罚款,但达芬奇不仅否认造假行为,而且声称要对上海市工商局提起行政诉讼,高调得不得了。
  一家涉嫌造假的企业,与政府和社会斗智斗勇5个月,简直是越斗越勇。当初媒体曝光它产地造假、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三宗罪,说得有鼻子有眼,上海市工商局现在却来个“减罪减刑”;原来它公开道歉,现在不认账了;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它决心奋起反击;你说它造假,它的门店却越开越多。这究竟是个什么世道?
  我们当然要承认,企业不服行政处罚,寻求司法救济,是它的合法权利,对此外人的确不好说什么。但世界上实行法治的国家多了去,有几家企业敢以产地造假、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三宗罪待罪之身,跟舆论对着干,跟政府和消费者对着干的?从逻辑上说,媒体敢曝企业的光,没有事实与证据不行;媒体曝光了企业的不法情事,行政和司法却“查无实据”,只能彰显行政和司法的无能。
  有人会说,中国法律不完善,而达芬奇家具进出口“一日游”等造假手段过程复杂,工商部门很难查实。还有人说,达芬奇的确虚假宣传了,但你除非当时录了音,否则也告不倒它。这就是说,我们承认达芬奇造假,但苦于抓不到把柄。一个拿着全民瞩目的案子查无实据的工商局,我们要它何用?养条狗还能看家护院,怎么就老百姓拿大把的真经白银,供着一个几百几千号大小官员的衙门,它却拿一个造假者没办法?
  达芬奇近日又有两家门店在上海开张,开张新门店,自然也是企业的权利,代表达芬奇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但其信心从何而来?自被媒体曝光,达芬奇营业额骤降90%,上百消费者索赔金额以亿计,如果按它自己承诺的“假一赔十”,其赔偿额最高将达10亿元。市场常道曰“优胜劣汰”,达芬奇在前景未明时增资扩张,显示道被扭曲。这到底是它相信中国“钱多人傻”,还是认定政府监管拿它没辙?
  前一阵子在查处康菲公司渤海湾漏油事故时,国家海洋局曾抱怨中国法律不完善,而康菲公司深谙“中国国情”,所以胆大包天。达芬奇老板是新加坡华人,对“中国国情”应该了解到骨髓里去了,按照官员的逻辑,他们只能袖手旁观达芬奇损害中国消费者权益了。但我们不妨想一想:那些跨国公司应该是钻法律空子的老手,但近两年美国司法部重点调查企业海外行贿,辉瑞、西门子等大批跨国企业纷纷向司法部自承其罪,吐出不当得利并缴交巨额罚款,这是为什么?有人说,美国有《反海外腐败法》。但难道有了法律,违法企业就命定要自承其罪?企业投案自首,不仅代表企业慑于法律的威严,更主要的,意味着他们服膺于执法者的能力与效率。
  达芬奇公司的嚣张,使中国消费者十分憋屈,显示了这家企业的狂妄,也折射了监管部门的无能。很多人摆出服膺法律的姿态,人云亦云地说,就让法律解决大家的分歧吧!但既然法律不完善,监管部门又无能,所谓依法办事,不就是依法纵容违法犯罪分子吗?我们不能要求监管部门对达芬奇采取“非常手段”,但拿纳税人的钱,总得想想办法,做几件实事,以证明自己无愧于每月领取的那份俸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