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房管局发布《2021年朝阳区面向“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轮候家庭组织选房的公告》,对取得公租房备案资格且尚未配租配售的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以直接发放选房通知单的方式组织选房。这意味着,北京在8月发布全国首个“在公租房分配上落实国家‘三孩’政策”后,该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直接配租公租房”对于多孩刚需家庭来说,无疑是吃下一颗定心丸。(10月12日第一财经)

这次北京多孩家庭直配公租房,这在北京是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在未来分享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三孩家庭将有更多的优势可言,这个信号的意义在于,激发更多现在普通家庭走向未来三孩家庭。这对于各地的一些城市来说,也有着很强的风向标作用,会使一些徘徊在犹豫不决状态中的家庭迅速作出决定。
国家的“三孩”政策能否在各地真正落地生根,这已经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它与许多方面都产生着密切联系。比如孩子出后,女方休产假的政策性倾斜能否落实到位、是否能保住工作岗位,男方休产假的规定能否付诸现实,以及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能否在上学方面得到国家相应关照等问题,都是影响着“三孩”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的考量方面。
国家的“三孩”政策是个战略性大计,而对于各个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关系着长远规划的大事。但在这两者之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号召问题,而是一个方方面面政策衔接并切实对位的问题,如果各项政策衔接好了,切实与家庭对位恰当了,那么“三孩”政策就一定会进入自动状态。
这次北京多孩家庭直配公租房是个好事,这值得点赞,但就目前来说这样的政策还未形成更有力的矩阵,单个政策虽然好,但比起形成政策矩阵还是有所不同的。从普通家庭走向三孩家庭,并不是一步之遥,而是一种社会心理从震荡到平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颗定心丸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多颗政策的定心丸才能使家庭走过这一关。
如果一个普通家庭要成为三孩家庭,那就意味着起码要在住房方面能获得相应的关照,但这只是一个基本问题,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当孩子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要有合适的学校,和可接受的上学费用。这些问题中,一些是眼前的马上就要必须解决的,还有一些是未来时的,但却要使有意愿的家庭能预判到那时的政策情形。换言之,就是要此时知道彼时的政策取向,这是有意愿家庭必须要能看到的预期,否则,有意愿的家庭也很难迈这无法逆转的一步。
因此,对于国家“三孩”政策这个战略大计的问题,各地还需要努力挖掘政策资源的潜力,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汇集在“三孩”政策上,眼前的,近期的,远期的,要形更有力的矩阵组合,要让政策矩阵风生水起。在更多政策的组合对接中消除有意愿家庭的后顾之忧,也让更多的家庭变成有意愿的家庭,唯此,国家的“三孩”政策才能在各地落实得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