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新浪新闻上一段“广场舞老人铁锤砸锁霸占足球场,小学生球赛被迫中止”
的视频引发了三万多条评论。从评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广场舞老人的行为感到不满,认为他们是在与孩子争场地,这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们极为不利,尤其是“双减”之后,孩子们一定要有地方进行体育活动才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但这样理解跳广场舞的老人们还是有些偏颇,因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而且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之后的重要日常标志。小康社会就是要在现实层面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合理愿望,所有人都要生活得越来越好,这其中不分男女老少、文化爱好等因素,每个人都是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主角,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共享美好生活的权利。
而从“广场舞老人铁锤砸锁霸占足球场,小学生球赛被迫中止”
这段频的跟评中可以感到,跳广场舞的老人们似乎成了被指责的对象,他们千不该万不该与小学生争场地。然而,实际上这透露出的更是目前城市建设中体育健身场地资源的稀缺问题,在这样的稀缺中,就一定会出现供给不足的矛盾,而这就会具体表现在需求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不平衡上。
但就目前来说,体育健身场地的稀缺并不能马上得到根本解决,这是一个认识现有问题的前提,因为这本身既是之前较长时间历史遗留“欠账”过多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建设中“还账”不足的问题,这就使得整体上的稀缺还将在一个时期内依旧存在的问题。换言之,各种争抢场地的情况还将公开或隐形地发生,各种矛盾也将继续出现,但这是一种人们不想看到的情况。
但任何问题都不是无解,都有着解决的路径和方法,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得到大幅度的缓解。这需要城市管理者转变思路,改粗线条管理为精细化管理,让现有的体育健身场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比如,对于那些公共属性的场地就可以精细划分出多种时段,分为早中晚或更精细时段,周末的特别划分也应当包括其中,根据各需求方的实际需求而“订制”出平衡式供给。
“广场舞老人铁锤砸锁霸占足球场,小学生球赛被迫中止”透露的是目前城市发展中体育健身场地的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城市管理者多走路、多走心,主动到处转一转走一走,看一看不同的实际情况,就会有新的管理思路冒出来。多走路,多走心,是城市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图”,它会开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而这,正是人们最需要的方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