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红雷吸烟:指望名人效应,也是一种简单思维

(2019-07-15 11:37:04)
标签:

孙红雷吸烟

名人效应

简单思维

时评

——孙红雷吸烟:抓名人是必须,除此之外还该做些什么


          摄影师曝光演员孙红雷与朋友聚餐画面,照片中明显看到孙红雷在抽雪茄。14日,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控烟协会已关注到孙红雷室内公共场合吸烟一事,希望他作为公众人物尽快道歉并接受处罚。此外,网传孙红雷与友人包场餐厅,张建枢表示,无论包场与否,孙红雷在公共场所室内吸烟均属违规。14日中午,孙红雷发微博道歉,称“引以为戒,下不为例”。(北京青年报7月15日 )

孙红雷吸烟:指望名人效应,也是一种简单思维

        歌手王源因在公共场合吸烟道歉之后,近日孙红雷也被曝在公共场合吸烟。而不同的是,孙红雷是包下了一整层餐厅,这在人们以往的认知中可能不算公共场合,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样的包场应该确属于“私人领地”,在包场的时段内应与自己的家里一样,不应当受到禁烟规定的限制。

        而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针对“孙红雷包下一整层餐厅吸烟,并没有影响到他人,不算违规”的这一言论表示,现在很多餐厅都是中央空调系统,此外服务人员及其他就餐人也都会受到二手烟的影响,而且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无论是否包场,在公共场所室内抽烟都属于违规。

孙红雷吸烟:指望名人效应,也是一种简单思维

        因此,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的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存有模糊认知的人给予了较为权威和细致的讲解,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等于上了一堂控烟场合界定方面的普及课。应当说,不仅孙红雷等社会名人在这方面存在着认识的真空,其实更多的人也存在着这样的认知空白,所以对孙红雷的违规界定,其实更是对所有人的警示。

        在公共场所控烟的问题上,人们似乎存着的这样的“共识”,即控制住社会名人的吸烟,也就控制住了落实的路径,换言之,抓住几个名人的案例,就会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执行效果。诚然,不管是名人的好事或者坏事,都会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名人的案例也确实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推动作用。

孙红雷吸烟:指望名人效应,也是一种简单思维

         但是,这种“共识”很难说通,因为控烟令并不是针对特殊的人,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如果抓住的只是名人,那么对普通人来说并不一定会起到想象中的效果,反而会使更多的人认为控烟只是名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而这其实也显现了某种不平等的意味。

        应当说,在控烟令刚出台的阶段,确实需要名人效应来说明一些问题,但那为的是给后续阶段打下良好的执行基础。因为,控烟令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全社会每个人无一例外地执行,而不是为了永远停留在刚出台的宣传阶段。

孙红雷吸烟:指望名人效应,也是一种简单思维

        但就目前来说,控制吸烟条例已经出台了好几年,显然,它不能总处在初级阶段,而应当实质性地走向更大更广的执行层面,因此对普通违反者的处罚也早该大面积地实施。但走入一些餐厅或一些公共场所就会发现,依然存在着很多普通人的吸烟现象,从总量上说,这不比名人少,从危害上说,也不比名人小,而这就是控制吸烟条例出台了几年后依然存在的最大顽疾。

        因此,在公共场所控烟的问题上,对名人必须要抓,但对普通人也要抓,在后续的阶段,人们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即被罚的不仅有名人,而且还有更多的普通人,换言之,在执法者的眼里,不该存在名人与普通人的概念,也不该存在着总指望名人效应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因为只指望名人效应来解决问题,其实也是懒政的简单思维和不作为的表现,而现阶段,需要的就是执行层面的一视同仁,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名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