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引丽“扔国旗”:奏国歌升国旗,难道不是爱国吗?

标签:
何引丽“扔国旗”时评 |
——如果没人送国旗,颁奖台上,奏国歌升国旗,难道不是爱国吗?
——“扔国旗”事件:如果绊倒了国外运动员,是该用比赛规则来裁判?还是该用爱国标准来衡量?
苏州(太湖)马拉松比赛,本是国内马拉松圈的一件大事。但谁也没有想到,当天上午女子组终点前发生的一幕,却引发一场突如其来的全民辩论。18日上午,ID名为“四川魏静”的微博用户在网络上发布一则带有“马拉松乱象”标签的视频,直指当天参加比赛的中国选手何引丽将志愿者递来的“国旗揉成一团抛弃在地后绝尘而去”视频发出后,很快引发关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对何引丽“扔国旗”的行为表达了不满。(参考消息11月19日)
从视频可以看到,何引丽“扔国旗”的举动是发生在距终点不远的地方,而经过全程的鏖战,不管是哪位运动员,此时的体能都已达到了极限,大家都是在咬牙坚持,哪怕是再小的负重都会影响最后的冲刺,有时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往往仅差几毫秒而已,而此时,国旗产生的风阻力量,一定会使何引丽速度有所减慢。
另外,何引丽在手接国旗的时候,也要降低一定的速度,而接到国旗之后,不但加大了风阻系数,最重要的是,何引丽还要重新加速,这犹如汽车在别人冲刺的时候,自己却还要重新换挡,可想而知,要调整到之前的速度,要付出极大的体力消耗。因而,此时的“扔国旗”,根本就不该叫扔,而是为了摆脱不必要的物理负重。
而对于“扔国旗”事件,不少人表达了不满,说何引丽不爱国。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特定的背景。首先应当明白,这是一场体育赛事,它有自身的规则,说得简单一点,那规则就是体育精神决定的规则。因此,任何与体育精神不符的举动,对运动员来说都构成了干扰,当然这本身更是对赛事规则的违背,而对于运动员来说,当然可以以自身的举动摆脱这种干扰,这与是否爱国无关。
而再换这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说当时送国旗的人,不小心绊倒了旁边的那位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那么这样的结果,是该用赛事规则来裁判?还是该用爱国的标准来衡量?显然,这是一个滑稽的问题。允许进入跑道送国旗,这本身就与体育比赛规则不符,因为允许了这样的举动,就可能会有人恶意利用,显然,这是主办方不应设置的环节。
因此,既然是体育赛事,那就要用赛事规则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尺。而说起爱国,如果当时没有人给何引丽送国旗,而是让她以惯性的速度跑到终点,并顺利取得冠军,在她离开跑道之后,在万众瞩目之下,走上颁奖台,那时,奏起国歌,升起国旗,难道不是更有力的爱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