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G电话首次打通:流量资费会成为你的负担吗?

(2018-04-04 10:54:15)
标签:

时评

5g电话首次打通

——5G时代即将来临:无限畅想中,你会有哪些遗憾?

近日,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广州成功打通了基于3GPP R15标准的电话,正式开通端到端5G商用系统规模外场站点。中兴通讯称,此举进一步加速了5G商用进程,为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新篇章。据介绍,本次打通5G电话基于中兴通讯面向商用的全球5G端到端系统,遵从最新3GPP R15标准。3GPP R15是第一个版本的5G标准,完整的标准3GPP R16将在今年6月份出来。除了中移动,中兴通讯也在全球范围内与多家运营商一起推动5G技术的验证和试验,加速商用部署。(央视新闻43日)

5G电话首次打通:流量资费会成为你的负担吗?

首个国内5G电话打通,这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从前景上讲,毫无疑问,它会实现4G时代的所有畅想,并在4G基础上实现实质性的延伸。这不仅包括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包括多维度的超强稳定性,其中画质的最低延时,会使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的视频电话更加趋于完美,而在这两个重要支撑点之下,网民就会产生所未有的切身体验。

数据的高速流通,会使下载瞬间完成,而之前令人引以傲为的所谓“秒杀”速度,基本上就会沦为一种落后的代名词。因为在即将来临的5G时代,即使是几部甚至十几部高清片也会在秒内完成下载,而在4G时代,这是一直是人们的畅想,但同时也是人们的纠结。但当5G 时代真的到来的时候,人们再也不必因为速度而感怀,犹如在光速下的人们,反而感觉不到速度的存在。

5G电话首次打通:流量资费会成为你的负担吗?

但首个国内5G电话的打通,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近在咫尺,因为试验与实验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即使到了实验阶段,那也还与实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为这是一个涉及到各方面技术同时迈进的过程。而这次中兴与移动的试验,严格地说,只是拉开了5G时代的序幕,而后面要唱的戏,并不两家公司就完成的事。

从宏观布局上说,5G若要实现商务应用,还需要整体产业链条的全面重构。这里面既包括全产业链的整体跟进,也包括一些方面瓶颈的打通,毕竟,5G4G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是表面数字的升格,在这表面之下,其实是几何级数量的堆积。在现有的技术通路上,跑4G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是绰绰有余,但要让5G跑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因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跑道,一个是供赛车的,而另一个是供飞机的,而在5G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就是为了打造这样的飞机跑道,要实现这些,当然还需要全产业链的市场化调配。

5G电话首次打通:流量资费会成为你的负担吗?

而另一方面,5G牌照的发放也会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中国的几大公司,都希望能成为牌照的第一批拥有者,因为这会享受到起跑线的优势,并给自己带来布局起点上的高度,其中的利益不言而喻。但这同样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5G才刚拉开序幕,对于各大公司来说,后面的戏份有多少,能不能成为第一批登上舞台的人,这要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换言之,登上舞台之前,还必须要经历舞台下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番奋力拼杀,都会是一次当仁不让的亮肌肉,最终才可能成为第一批登上舞台的人。因此,对于网民来说,这就像当初4G时代来临一样,还需要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

5G电话首次打通:流量资费会成为你的负担吗?

但网民最关心的是,当5G时代真的到来的时候,流量资费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其实,这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新生纠结,因为秒杀的速度更加快了,但下载每部高清片的流量却不会有丝毫的减少。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更高的速度会使你付出更高的费用,既使在手机后台运行的软件也会以更高的速度吸你的金,而在这种情况下,超爽的体验,其实也会成为你的担扰。

然而,这就是成本时代的根本法则,当你需要获得优质的切身体验时,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作为中国来说,有着世界最多的网民市场,从网络购物来看,中国网民的支出,已经超过了欧洲与美国的总合,因此从摊平成本方面来说,对中国并不是件难事,但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几大运营商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他们总在以成本说事,但却避而不谈中国庞大的摊平基数。5G时代即将来临,但真的到来的时候,流量资费的问题,恐怕就会成为附着在身上的第一个遗憾。(作者:CCTV《谈事说理》栏目评论员,CCTV发现之旅频道《文化大视野》栏目原执行制片人,CCTV《艺海》栏目原执行制片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