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坚守了内心世界的什么?

(2017-09-27 12:48:08)
标签:

女博士做“守陵人”

时评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在坚守内心世界的使命感

  925日,身在河北易县的梅静看到自己出镜的一则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视频文字介绍称,梅静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辞去北京高薪工作,回家宣传清西陵文化,“开始了守护陵墓的人生历程”。梅静告诉记者,只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中国新闻网927日)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坚守了内心世界的什么?

梅静选择做“守陵人”,确实很不易,但这并不是因为来自于性别的不易,而是来自于高等学府学历的不易。一个博士,在已经过上城市白领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做“守陵人”,这在常人眼里那可能是一种对人生的浪费,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她今后的事业发展,一定就能超越她已有的高度。而这对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赌局”,而对一个女人来讲,则更是来自于现实的赌局。因为,创业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而所有的商业成功除了天道酬勤之外,还需要天时地利的青睐,而这一切复杂的现实,没人能够全程把握。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坚守了内心世界的什么?

考进清华很不易,而那个学历更是头上闪耀的光环,但梅静的选择好像并没有看重这些,因为,闪耀的光环,对于一个奋进的人来说,可以是一个高端的起点,但也可能是一具禁锢的枷锁。在一定意义上说,名牌大学的学历确实可以代表一定的能力和向往,但再高的学历也难以束缚住一个人心的向往。人心总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当初的选择一定是对的,但现在选择也一定是对的,因为彼此是两种时空对比下得出的结果,这是经过社会环境比较之后顺应心态的选择。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坚守了内心世界的什么?

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大学生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岗位,而同时却存在着大量岗位招不到人的现象,这种反差其实就是一个核心问题的缩影:这些岗位真的不适合大学生干吗?不是,因为任何岗位都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它不可能迎合于人,而人必须要主动想办法适应于社会的需要。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有着一个适合于他的岗位在不远处等待着他,但由于大学生头上的光环,使自己很难承认这个现实,而此时,头上的光环就已经成为了禁锢自己心灵的枷锁,所以迈出哪一步都很难。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坚守了内心世界的什么?

但自从国家提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以来,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优惠扶持政策,而对于各地方来说,也营造出了极具吸引力的环境氛围。虽然说大学生创业除了天道酬勤之外还需要天时地利的青睐,但现在国家给出的政策条件和环境氛围已是前所未有,而这一切也正是天时地利青睐的及时雨。这对国家来说,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大学生来说,更意味着个人发展价值观的提升空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学历以及头上的光环的确不必看得太重,而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实的机遇,从更多层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梅静做选择“守陵人”,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看似是出于心灵的某种“赌局”,但实际上是出于对大环境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确信,对家乡文化的自信。这对于她来说,当然也是一种个人价值观的提升,这是迎合时代进步的主动之为,也是对世俗衡量成功标准与尺度的一次刷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名校博士做“守陵人”,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职业上的选择,但它本质上是时代大潮背影中大学生价值观的一次提升,她坚守的是内心世界的一份使命感。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gh_dff19a163f0b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女博士做“守陵人”:她坚守了内心世界的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