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应当重读自己写的那本书

(2017-08-26 17:14:28)
标签: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时评

        媒体曝光海底捞太阳宫店及劲松店后厨脏乱,工作人员漏勺清理下水道、洗碗池里洗簸箕。素来以“服务好”被人称道的海底捞被曝光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昨日下午,北京晨报记者走访涉事门店,两门店均已暂停营业。海底捞官方称,经调查媒体报道内容属实,已布置海底捞所有门店进行整改。市食药监局表示,将对海底捞开展专项检查。(8月26日中国新闻网)

        海底捞出现了这样的事,让人深感震惊。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海底捞是一家不错的地方,不管在服务方面,还是在卫生方面,都是一家口碑很好的馆子,到那去过的人不计其数,而且也都有着良好的切身体验,如说有什么不发的方面,那就是等待的时间太长,外面总是排着长长的队,可见它的生意已经做到了非常火爆的程度。

        然而,对于这样一家店,谁都不会想到后厨会是那样的与口碑不符。曾经读过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写的一本书,满书谈的都是关于企业管理的内容。而其中,谈的最多的也是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关于如何成为一家品牌店的内容,应当说非常有见解,其核心就是要将细节做到极致,并且重点说到过,所有的服务标准都在企业团队心中,只人心中有人,就一定会做出人的好口碑,而如果心中没有人,而只有食客,那一定就会走下坡路,因为,为人服务才是根本的人性所在,而如果仅仅是将人当成了食客,那就等于是将人当成了会吃饭的“钱包”。

        但是,什么才是检验一家品牌店的根本所在?它既不在于创始人的坐而论道中,也不在于别人的各种传说中,而在于在生意最火爆的日子里,如何看待自己品碑的表里如一。而在这一点上,同仁堂有句名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而海底捞显然还没有做到这些,因为海底捞虽然已是一家名不错的店,但还没有做到骨子里,尽管在创始人的书中已经明确告诉大家“海底捞”这三个字的最深含义,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大,要做就做最好,其胸怀有大海之志,并欲打捞出海底蕴藏的一切市场价值。

         对于海底捞,没几个人去后厨看过,如果不是记者卧底四个月,怕是没人能知晓它后厨会是怎样的天地,而记者发现,它的后厨就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蛮慌世界,没有看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原来海底捞的“海底世界”竟是那么的不堪入目。因而可以说,创始人当初打造的“海底捞”锅底已经出现了裂纹,而这就是品牌蚁穴溃堤的开始。

        打造品牌已经很难,而保持品牌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在生意最火爆的好日子里,不容易回头想到创业艰辛的情境,因而就会认为,生意火爆是一劳永逸的事,只要有了不错的品牌,就会高枕无忧真的会认为可以捞到整个世界。其实,这是被生意的火爆冲晕了头脑,是海底捞的日子太好过了,是创始人太过于自信了,而过于自信,就会失去脚根。

        对于海底捞曝露出的问题,一定会给这个昔日不错的品牌带来致命一击,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实在是惋惜至极。这几天以来,在海底捞门前排的景像已有所改变,人变少了,队变短了,海底捞已然成了另外意义上的“网红”。但做为消费者来说,又能做些什 呢,显然,除了选择不去海底捞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谁也帮不了海底捞的忙。  

        但对于创始人张勇来说,要做的事却是千头万绪,但千头万绪并不意味着全面出击,若要重整旗鼓,张勇必须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重要开篇,那就是静下心来,并带领所有员工,仔细读一读自己写的那本曾经激励无数创业者梦想的《海底捞的密秘》。张勇需要将时光拉回到过去,重新体味一下当初创业时的情境。

关注公众号《力量时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