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徐玉玉案黑客今受审时评 |
备受关注的“徐玉玉遭电信诈骗身亡”案即将尘埃落定,继陈文辉、郑金锋等人被判刑后,在徐玉玉案中向陈文辉等人出售徐玉玉信息的“黑客”杜天禹,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将于今天上午9点受审,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将对该案公开开庭审理。(中国新闻网8月24)
徐玉玉刚刚被大学录取,即将带着18岁的青春年华踏入美丽的大学校园,从而翻开她人生令人羡慕的崭新一页。但是,美好的一切才刚刚开始,18岁的青春年华却就此戛然而止,皆因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来的学费被骗光。一名18岁的学生,不谙世事,就这样中了骗子设下的圈套。她不幸离世,让人扼腕。但其实,骗子的这种花招并不鲜见,而且,在很多新闻中都揭露过此类圈套,以提醒人们不要轻信天上掉下的馅饼,因为无缘无故的“馅饼”,必是有板有眼的“陷阱”。
但不幸的是,徐玉玉还是中了招,这固然与她不谙世事和防范意识不强有关,但却又不是全然如此。因为在她被骗的前一天,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电话通知,而且这则电话确实是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她当然会认为后来的电话是之前电话所说事宜的一种延续,别说是一名学生,就算是一名家长,也很难在第一时间看穿这种圈套。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个“陷阱”设得的有板有眼:骗子所说的一切信息,都是徐玉玉的真实情况,而且,从时间段上看,也恰好与学校办理助学金的时间相吻合。
这说明,这个骗子并不是大海捞针随意撒网,也不是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而是一种在精确锁定目标后,极具针对性地设计出的订制式圈套。但是,设计这样精准的圈套,必然要有精准的信息来源,否则便难以诱人就范。而接下来的问题是,骗子是如何获取这种精确信息的?这让人想起了发生过的艾滋病人信息大面积泄露事件:全国30省份275位艾滋病感染者接到了诈骗电话,骗子自称是政府部门或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将给艾滋病感染者发放补助,要求提供不等的手续费。可以说,这个骗局与徐玉玉遇到的骗局如出一辙,本质上都是利用了精准的个人信息。
在徐玉玉案中,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是造成徐玉玉诈骗致死的重要原因,但由于涉及的罪名、调查取证的进度等多种因素,杜天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因此才作为独立案件单独移送起诉。
而今日受审的杜天禹,业余时间经常在搜索一些网站,测试对方的“安全性”,杜天禹把“黑”来的个人信息,比喻成“战利品”,每当将战利品收入囊中,他都会很兴奋。有一次他在网上的一篇文章中得知这些信息还可以卖钱,于是开始在网上贩卖这些考生的信息。去年暑期接近尾声的时候,陈文辉与他取得了联系。在和陈文辉的交易过程中,杜天禹贩卖了十万余条高考考生信息,获利共计一万四千余元。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LLSP-A 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