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抄袭门”:为何拿“刀笔小吏”替罪?
标签:
县委书记“抄袭门”时评 |
今年6月23日,一篇刊登在《延安日报》、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题目为《欲明人者先自明 欲正人者先正己》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有800余字相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日前,在该县开展的民主生活会上,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就“被抄袭”事件做了检讨,并表示“深感痛心和内疚,要以此为戒,深刻反思,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干事”。(新浪新闻7月6日)
此前,富县官方明确表态,此次事件的作者为县纪委工作人员,向《延安日报》提交文章的系县委办工作人员,并称“县委办存在重大过错”。7月6日,富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文章的作者还没找到,官方还在进一步调查。
富县官方给出的说辞有些让人找不着头脑,一会说事件的作者为纪委工作人员,一会又说文章的作者还没找到,还在进一步调查。很明显,这又是一起人为制造的“乌龙案”,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作者到底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授意让他写的,而富县官方之所以非要颠三倒四地将矛头指向这个作者,其实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就是要转移人们的视线,丢卒保车。
但越是想要转移人们的视线,越说明那个视线的真正焦点越脆弱。因为这样的抄袭,并不是这位作者的错,而能替县委书记写文章的人,一般来说本身就是县委书记身边的人,只有身边的人,才可能知道领导想要表达什么内容,而对于要表达的内容,书记也不可能来个招标式的选拔赛,他怕在众人面前显得太没水平,毕竟,写篇像样的文章就应当是县委领导的基本功。
然而,在现实语境下,恐怕没几个领导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写篇与自己领导职位相关联的思想性文章,因为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凭心而论,这并不是说领导就没有这个水平,而是说,现在的领导要出席的场合实在太多,一些主要领导忙得不可开交,东一个开幕式,西一个闭幕式,南一个招商会,北一个剪彩会,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会有时间精力写篇思想性的好文章呢。
让身边的人写篇文章,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子,这在当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每个主要领导都有自己“御用”的笔杆子,这些笔杆子的主要工作并不是撰写公文,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给领导写出私人化的文章。因为现在的公文,基本就是模式化的机械文,电脑里有现成的模板,只要材料够用,三两分钟就能拼接出来,就连标点符号都不必费心。
因而,现在笔杆子的工作只剩下给领导“御用”的功能了,但要写出一篇思想性的好文章,这并不是笔杆子就能完成的事,因为这必须要有工作中亲身的感受,而作为刀笔小吏来说,既使是“御用”的文笔,那也还是刀笔小吏的眼界,他们又怎能有着与高位领导一样的思想感受,和与领导一样的高瞻远瞩呢,他们工作的“法宝”,除了“天下文章一大抄”之外,当然也就不能可有其他的了。
但是,给领导写私人文章就是这些刀笔小吏的硬性任务,换言之,这也是他们的饭碗,写得出,也要写,写不出,就得抄。因此,按着富县官方给出的说辞,非要将那个刀笔小吏推出来当替罪羊,实在不是问题的根本。就现实情况来说,主要领导让别人写文章,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子,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各地机关都存在,而且,媒全已有过多次曝光,很明显,领导让人代写文章,已成为了一些领导们通行的露脸方式。
这次,富县县委书记的“抄袭门”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冰山之下的问题并不是刀笔小吏的问题,它曝露的是对自己工作时间及精力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次富县官方也表示“深感痛心和内疚,要以此为戒,深刻反思,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干事”。
这话说得很对,而且这也是很多地方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为作地方主官来说,还应当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精力,少参加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少参加一些商业开幕式,少参加一些房地产项目的剪彩仪式,静下心来,将省下来的时间用在理论学习上,将省下来的精力用在写篇与职责相关的思想性好文章,将属于自己原创的好文章发表出去,把自己的好思想好观点好经验让全社会共享,这也是一项高位领导们要做的份内之事。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LLSP-A 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