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街老鼠”标语,是政府部门潜意识的映像
标签:
过街老鼠拆迁法治时评 |
近日,一则“支持征收工作、不做过街老鼠”的标语出现在西安雁塔区粮食局家属院内,这则标语的悬挂者,则是红会医院西侧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指挥部。对于为何悬挂这样的标语,该指挥部一位负责人称,部分住户为达个人目的,煽动群众,抵抗拆迁,而为提醒其他群众不受蒙蔽、蛊惑,制作了这条横幅。目前,标语已经被替换。(华商网5月25日)
棚户区改造,本是政府利民工程中的一件好事,群众的居住条件会由此得到极大提升,但是一般来说,住在棚户区的群众基本上都是几代同堂,长期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这是多年积欠所致。而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本意就是在合情合法的前提下,疏解住在狭小空间里的群众,使他们生活在宜居环境中。这样的棚户区改造,对于群众来说,是一次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而对于政府来说,则是一次通过情与法的互动,展示政府人性化拆迁理念的机会。
棚户区拆迁,定会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些住户希望借此机会彻底解决几代人的居住问题,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那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如果错过了机会,当然会是一种遗憾,甚至还会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而作为政府方面来说,固然有着明确的法规和标准可以执行,但执行法规并不应当是生冷的对立行为,而应当是在法治的前提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可能满足群众的综合要求,最大化地体现出情与法互动的人性化拆迁理念,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政府部门对自身形象塑造的过程。
可以说,相由心生,在这个程中,政府部门心里有着怎样的潜意识,就会在行为和语言上投射出怎样的映像。而这则“支持征收工作、不做过街老鼠”标语的出现,其实也是一些政府部门潜意识的外化。在这些部门心里,棚户区的群众就不该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有的只能是让你搬,你就得搬;让你子时搬,你就不能延到丑时动,否则就真的要让你出个丑。在这些部门心底里,群众只能有服从的义务,而不能有协商的权利,这些部门将自己幻化成了世间的唯一存在物,而诸多群众以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只配成为他们的附属品,根本就不能有平等的对话权,稍有不从他们的意志,就会被打上对立面的标签,即刻便会成为他们心里的“过街老鼠”。
对于棚户区改造中出现的这则“支持征收工作、不做过街老鼠”的标语,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将它撤掉了,而表面上的标语很容易撤掉,但相关部门内心深处这种蛮横的潜意识如何才能撤掉?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已多次强调禁止强拆,并且也早已形成了中央文件下发各地,但从这则“不做过街老鼠”的标语中却让人感到另一变形的强拆,那就是对群众心理的强拆。这是一种对群众精神上的强拆和撕毁,它让群众感到一些政府部门已经成了他们的对立面,而这与法治化拆迁、人性化拆迁的理念相去甚远。
表面上的标语很容易撤掉,但一些政府部门内心深处的蛮横潜意识如何才能撤掉,并植入法治化拆迁、人性化拆迁的新理念?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会像撤掉一则标语那样简单。这必须要从更大的社会平等概念上,和政府服务的更高理念上,给予宏观的修复和完善。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LLSP-A 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