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给老人让座:道德绑架不是社会前行动力

(2016-05-05 08:31:49)
标签:

不给老人让座

道德绑架

不是社会前行动力

新闻评论

文化

5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华西都市报53日)

不给老人让座:道德绑架不是社会前行动力

毫无疑问,给老人让座是一种个人的美德,社会需要这样的美德,因为谁都有老去的时候,如果我们还不是今天的老人,那就一定是正走在老去路上的人。今天的年轻人成为明天的老龄人,不仅是岁月时光的自然轮回,其实也是一种社会需要的自然轮回。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照今天的老人,就是在关照明天的自己。而且,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照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一件必须要在全民互助的基础上协力进行的社会事宜,这种全民互助,会是一种更高层面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但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看待同一事物的综合使然,它既不会因为道德绑架而变得突飞猛进,也不会因为一些人的不以为然而止步不前。因为在一个社会中,总会存在着多元化价值取向,只要不与法律冲突就没有根本上的对错之分,而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之中,也总会有一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心甘情愿地为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就像这位不想让座的乘客,他身边马上就出现了一位愿意让座的乘客,其实这是一种社会自然存在的均衡机制在发生作用。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社会文明会在进步中出现非此既彼的一边倒状态。

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社会提倡,但它还不能成为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因为让座者的即时判断,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即时衡量,而在特殊情况下,人的需要并不能与年龄相对应,而决定于他的即时健康状况。作为年轻人,总体上说应当关照老人,给老人让座,但这并不能排除年轻人也有需要坐着的时候,尽管这是极少的特别情况,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着。从一些新闻报道中不只一次地看到这样的案例:年轻人突然晕厥在车箱里或过道旁,但之旁人并不能从他身体上看出什么征兆。而从近年全民健康调查来看,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年龄线越来越低。因而,能不能给老人让座,并不能简单地以是否年轻为衡量标准。

这位不愿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也可能有着某种他认为很重要的原因,但这没必要刻意向谁解释,因为他可能就是有坐着的需要,而作为老人的女儿来说,也不应当非要逼人说出不让座的原因,因为他本身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什么话都不说,而作为老人女儿来讲,应当尊重这位年轻人的选择,只可商量,而不可牵强,更不应当甩出一句“年轻人应该多学学”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即使后来那位让座的人听了之后也是一种刺激,对更多的人,也是一种刺激。

在芸芸众生的社会中,文明进步的脚步不可能整齐划一,只能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形成,它有着多层面的自我衡量和现实约制,也需要社会的人性化促动。但不管是让座的人还是接受让座的人,都在不停地变换着角色,只要在心里问一句,“我要是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其实,这就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心理基础,而没必要将事情弄得非此即彼,或用道德来绑架现实。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多种社会作用力的综合为之,而其中,就有对他人自由选择的包容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