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给“起征点”封顶,犹如穿越“未来”

(2016-03-30 15:06:11)
标签:

“起征点”封顶

时评

文化

新闻评论

教育

上海证券报330日有专家撰说:“个税起征点”仅是诸多税制要素之一,没有其他税制要素的配合,将难以优化实现个税税制的整体效应,只强调诸多变量中的一个“起征点”变量,单一维度地过度关注提高个税“起征点”问题,将会误导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并得出结论:在现行个税制度框架下,我国个税“起征点”不算低,提高空间有限。(上海证券报330日)

应当说专家的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月工资5000元可以过得还不错,但如果还要养孩子养老人就非常拮据,所以在工薪项下持续提高减除标准不是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对的,它可以将一个起征点分解于各种关联要素,并综合性地作用于每一个家庭,这样的改革会使社会更加公平,因为它考量并包容了目前可以想象到的所有状况,最主要的是关照到了无经济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因此,从总体未来方向角度上说,专家的这个观点应当是较有说服力的思路之一。

然而,个税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只顾未来而不顾现实的事。个税改革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对此的敏感程度,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个家庭都会在改革的每一次迈进中衡量自身得与失的比例,并由此评判检验个税改革的社会效果。从历次起征点的调整来说,虽然存在着因为考量因素过于单一而造成的不够科学的问题,但从总体上说,每一次这样的调整还都是解决了一些现阶段的实际问题,那就是减轻了低收入者的税额。而从个税改革来说,不管未来的目标多么科学和宏大,但都不能迈过眼前,不顾当下的低收入者群体。

在一些专家的观点里,给出的总体未来方向并没有错,但为什么民意一片“嘘唏”呢?这并不是因为民意总喜欢与专家唱反调,而是因为一些专家的观点虽然是有道理的,但却存在着时空倒置的问题。人们关心个税改革,当然都希望有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未来,但是,毫无疑问人们会首先关注当下的现阶段。而在现阶段中,物价指数并不稳定,这使生活支出部分难以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处于一种心中无底的状态,而提高起征点降低税额,就是一个最好的稳定器,它虽不是最科学的,但却是最符合当下需要的。

个税的改革,应当有个科学的总体未来方向,但总体的未来,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过程目标,而个税改革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可能跳过现实,而直接达到未来。而且,虽然说个税改革的目标永远都是在未来,但当下的现实意义却应当放在第一位,因为任何只顾未来而不顾眼前的改革,都是看似理想化但却是僵化的为了改革而改革的举动,这种忽视当下利益的改革,看似戴着正确科学的帽子,但却违背了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那就是“不排除当下利益”的价值原则。

个税的改革,应当有个科学的总体未来方向,但科学理论的观点,要作用于社会实践层面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要走。而不管专家提出的“收入综合、分类扣除”的观点多么好,它都是一个未来的概念,目前,它还没有形成一套马上就能拿出来使用的实质性工具,还无法有条不紊地解决当下的问题。如果非要为了即刻达成“收入综合、分类扣除”的未来目标,而即刻封住眼前迫切需要的“起征点”空间,那就等于犹如用“引力波”的概念覆盖万有引力概念,这种以未来代替现实的想法,很难行得通。

个税改革的总体方向性未来,与现阶段的社会实际需要,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层面,随着改革条件的成熟,后者一定会被前者覆盖,但目前二者完全可以并存。从理论上专家的科学观点,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式实用工具,而在这个最新最好工具出来之前,“起征点”工具的使用并不应给予封顶。毕竟,“起征点”这个工具,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它之所以还能在社会方方面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就是因为它还没达到它所能包容的最大包容量,而新的调整工具出来这后,它自然会自动退后,但这不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而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交迭发展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